涡旋电磁波接收新技术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s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渐成熟,通信业务得到不断推动与发展,人们对通信服务的速率和带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有限频谱资源和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这一矛盾日益突显。尤其是在一些对带宽要求较高的业务上,如卫星对地通信、高速云计算等。在此背景下,一种能够更大程度上提高频谱利用率和通信速率的新通信技术——涡旋电磁波通信应运而生。携带轨道角动量(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OAM)的涡旋电磁波,利用不同涡旋态之间的正交性可以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和通信速率。近年来,基于OAM的涡旋电磁波通信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涡旋电磁波具有中心相位奇点和暗中空结构的辐射场,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射频涡旋电磁波,由于电磁波的发散特性,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加,其中心黑斑越来越大。波束的扩散无疑增加接收端的难度和成本。更重要的是,理论上不同涡旋态的正交性是基于整个完整孔径的接收才得以成立。当波束扩散无法保证整个孔径接收时,不同涡旋态的正交性得以破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论文研究实际可行的涡旋电磁波接收新技术。在涡旋电磁波接收技术研究上,采用与OAM空间相位分布相逆的装置,如螺旋相位板、全息板等,可以有效接收涡旋电磁波。但是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由于波束的发散性,即使是短距离通信,也没有对应的大孔径接收天线。因此在射频域一般采用完整孔径的采样接收技术。即在完整孔径上均匀采样,用离散的小孔径构成完整的大孔径。实际应用中,采样天线的放置,接收与发射轴的不对准等非理想接收条件以及信道噪声对于涡旋电磁波的接收有很大的影响。论文在分析涡旋电磁波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对传统的基于完整孔径采样接收(Whole Aperture Sampling Receiving, WASR)的OAM射频通信进行了链路仿真,主要针对信道因素和非理想接收条件因素,旨在研究各个因素对WASP的影响。其次,针对波束发散使得完整孔径接收技术受限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部分角孔径采样接收技术(Patial Aperture Sampling Receiving, PASR)。从理论上分析了角孔径大小与正交OAM模态的选择、OAM复用链路与采样天线的数量的关系等,并通过Matlab的Simulink模块对信道因素和非理想接收因素进行了仿真。此外,通过性能的比较,分析讨论了PASR相对于WASR的优势及适用条件。最后,搭建了基于部分角孔径采样接收的射频OAM复用通信链路实验平台,验证基于PASR的OAM射频通信的可行性。论文提出的部分角孔径采样接收技术,可以在小孔径接收的同时保证不同涡旋态电磁波的正交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射频涡旋电磁波接收难题,为射频涡旋电磁波通信的实用化提出了一个可实用的借鉴思路。
其他文献
卫星光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终端体积小、功耗低等诸多优点,是目前国际上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卫星光通信技术已受到各国家的广泛重视,美、欧、日等国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生活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网络安全体系中,防火墙是最重要的安全要素,是一切安全联动技术的中心和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网络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无线传感器低功率和无线信道衰落等因素,限制了无线传感网络中信息传输的性能。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
 本文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C)对β-淀粉样肽(25-35)[βamyloidpeptide-(25-35),Aβ25-35]诱导体外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周期异常的影响及
弓形虫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寄生原虫,可感染鸟类、哺乳动物和人。人感染弓形虫之后一般表现为隐性,但孕妇感染弓形虫常会流产或者胎儿发育不全。此外感染了弓形虫的人在免疫力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将文字和语音作为主体内容的单一通信方式,而是希望通过图像和视频的多媒体通信方式获得更生动直观的视觉体验。但在图像采集和
本文旨在探讨激动大鼠正中视前核的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对肾脏近球小管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及其影响途径。实验用SD大鼠,麻醉下以鼠脑立体定位仪在MnPO埋植导管。3组大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