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老厂多金属矿床叠加成矿系统特征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b1035846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澜沧老厂多金属矿床是三江成矿带南段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之一,矿床勘探和开发历史较长。前人对该矿床研究虽然较多,但主要从单一成矿作用或单一成矿系统的思路进行,对成矿作用过程、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的认识分歧较大。近年来,矿区地质研究和地质找矿工作取得重要突破,已有成矿模式难以解释新的成矿类型和新的地质现象。重新认识矿区构造-成矿演化关系、主要成矿地质作用类型及成矿地质体特征、矿化时空结构、成矿作用过程、不同成矿系统的叠加关系和成矿模式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按成矿系统的思路,经系统的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获取新的资料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及构造-成矿演化综合分析表明,矿区位于滇西澜沧江断裂以西的昌宁-孟连裂谷带南段,地质构造-成矿演化过程复杂。该区自中晚元古代至寒武纪早期形成陆壳结晶基底,早古生代与保山等微板块分离,形成昌宁-孟连微板块,处于上隆状态。晚古生代泥盆纪开始裂陷,逐渐形成昌宁-孟连裂谷,至早石炭世晚期,裂谷深切至地幔,导致大规模碱性玄武岩质岩浆上涌,发生大规模的火山活动,海底火山喷流沉积为主成矿作用强烈,形成大型层状Pb、Zn、Ag矿床。中-新生代,随着新特提斯发育,本区再度发生一次区域性的扩张-挤压动力学作用过程。其中,中生代,沿已封闭裂谷的边界断裂引张裂陷,形成断陷盆地,在条带状裂陷槽地中发育中生界红层。新生代陆内碰撞造山期,沿早期裂谷扩张中心出现中酸性浅成岩浆侵入,伴有斑岩热液为主的大规模成矿作用,不仅在围岩中形成厚大矽卡岩带,还形成与斑岩有关的、具大型远景的铝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晚古生代以来,由于多种地质构造环境和区域动力学条件交替更叠,导致多期、多种和多元素成矿地质作用在矿区叠加,为叠加成矿系统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从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方面对矿区不同成矿系统的主要成矿地质体进行了综合研究,揭示了主要岩石建造的属性及成因。其中,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统的主要成矿地质体为中基性火山岩建造,早期旋回的火山岩以钙碱系列为主,晚期旋回的火山岩以碱性系列为主,它们是同源岩浆不断分异演化的产物,与晚古生代大陆裂谷不断深切,源区深度逐步增加的过程有关。斑岩热液成矿系统的主要成矿地质体为典型的花岗斑岩体,Si02含量平均71.26%,里特曼指数σ=1.93-2.65,K20/Na2O平均7.73,铝饱和指数A/CNK平均1.03(<1.1),固结指数SI=4.05~8.04,分异指数DI=83.23~89.52,属偏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斑岩,岩浆酸性程度高,分异演化较彻底,是新生代陆内碰撞造山动力环境下壳幔混合源富钾岩浆浅成-超浅成侵入的结果。对已知矿体的产出状态、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成因特点开展详细研究,确认矿区存在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统与斑岩热液成矿系统同位叠加的典型现象,两种成矿系统的时空结构特殊而复杂。在时间上,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统形成于早石炭世,成矿年龄在355-295Ma,斑岩热液成矿系统形成于始新世,成矿年龄在45~43.78Ma之间。在空间上,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统的矿体由Ⅴ、Ⅰ、Ⅱ号矿体群组成,构成由下至上的三层产出层位稳定的层状矿体。斑岩热液成矿系统的矿体包括与隐伏花岗斑岩有成因联系的Ⅵ、Ⅳ、Ⅲ号矿体群,分别属斑岩-矽卡岩型浸染状-网脉状钼(铜)矿体群、大脉状铅锌银矿体群和不规则脉状银铅锌矿体群,构成一个完整的“三带”型斑岩热液成矿系统。在剖面上,由深部到地表依次出现斑岩型中高温热液充填铝(铜)矿体群(Ⅵ号矿体群)→火山喷流-沉积型含铜黄铁矿体群(V号矿体群)→火山喷流-沉积型黄铁铅锌银矿体(Ⅰ-Ⅱ号矿体群)→热液充填型铅锌银矿体(Ⅲ、Ⅳ号矿体)。不同成因类型、不同动力学环境、不同成矿时代的矿体集中发育,既相互穿插,又上下叠置,形成特有的“三层叠三带”的矿化时空结构,是罕见的叠加成矿系统。在对不同成矿系统典型矿物和岩石开展S、Pb、H、O、Sm-Nd、Rb-Sr同位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比了不同成矿系统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异同。研究表明,两个成矿系统的成矿物质来源既有继承性,又有新生性,多源特征明显。其中,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统的S主要来源于火山热液,Pb主要来源于古陆壳基底和火山岩,成矿流体主要为海水与岩浆水的混合。斑岩型矿石矿物的S、Pb同位素组成也具壳幔混合源的特征,金属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与岩浆有关,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及与大气降水,晚期成矿流体向大气降水漂移的特征相对明显。斑岩热液成矿系统中花岗斑岩的87Sr/86Sr比值介于地壳与于地幔岩石平均值之间,Sm-Nd同位素数据接近EM Ⅱ地幔端元,指示岩浆源区处于壳-幔组分过渡区。在详细划分斑岩热液期成矿阶段的基础上,采集不同成矿阶段代表性样品,进行斑岩热液成矿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证实: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流体包裹体,含CO2的两相、三相包裹体数量极少;早期石英阶段成矿流体温度260-350℃,盐度6.2-12.9NaCleqv;辉钼矿-(黄铜矿)-石英阶段(铝矿化阶段)成矿流体温度230-340℃,盐度6.1-13.6NaCleqv;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方解石-石英阶段(铅锌银硫化物阶段)成矿流体温度220-300℃,盐度6.1-12.1NaCleqv;雄黄-石英-碳酸盐阶段成矿流体温度190~280℃,盐度4.34-10.86NaCleqv;成矿流体成分以H2O为主,阴离子以Cl-和F-为主(Cl->F-),阳离子以K+、Na+为主,向岩体方向(随深度增加),K+含量有逐渐增多趋势;成矿流体pH值为5.6-6.4,Eh值为0.094-0.177,为由中性→弱碱性演化的氧化流体,钼矿化主要发生在流体由中性→弱碱性转变阶段。本文还通过成矿流体资料的对比,认为两个成矿系统的成矿流体在温度、盐度、组分及产出深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相对独立的演化特征,指示成矿热液的多源性和新生性。根据矿床地质及矿床地球化学综合研究,查明了澜沧老厂矿床的成矿条件、矿床成因及其形成与改造过程,确认矿区内火山喷流沉积成矿及斑岩热液成矿的结构构造、地球化学和时代标志,根据两种区域动力学环境不同的成矿系统产物(矿体群)在形成时间上具大时间跨度特征,进一步完善了双成矿系统同位叠加成矿模式。
其他文献
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问题一直是运动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然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主要讨论以下4个问题:(1)身体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2)身体锻炼的心理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起点,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学前教育还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学前教育不仅关系着个体的发展,更关系着整个国家的未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学前教育的重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内服配合腰背肌锻炼治疗肝肾不足、风寒湿浸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肝肾不足、风寒湿浸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
<正>"农家书屋"在农村是一个服务性的机构,一切工作都要以服务农村生产为中心,以农村大局为重。信息服务是"农家书屋"的核心任务。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越来越成为经济
动词作结果补语是现代汉语中常常出现的句法现象,同时也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现有的研究成果还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动词作结果补语时的语义关系以及
本文主要对俄语语音的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俄语语音教学的必要性,接着总结了目前俄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最后提出了改善俄语语音教学、提高俄语语音教学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罗红霉素胶囊、沐舒坦、内舒拿及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对照组30例给
传统意义上讲,农村应该是平静的,落后的,闭塞的,落伍的原始化生产模式,可是最近发生在我们农村的一些人和事则说明了,农村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地球村正在来临,电商正在袭来
笔者通过学习新基本准则和西方国家财务概念框架,探讨了我国新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求实与创新之处。
随着中国经济区域化、差异化发展,优秀教育资源稀缺性、非均衡性特征日益明显。政府因此大力提倡资源共享,希望缓解现阶段社会对优秀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