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基于宜昌市的实证调研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2EE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柑橘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柑橘业作为我国南方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就业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卖橘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柑橘农户。随着中国加入WTO,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柑橘作为主要国际贸易农产品,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柑橘产业将进入一个全面的国际化竞争的时代。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我国柑橘产业化,提高柑橘产业的竞争力,在保住原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市场,已成为当前我国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论文通过法学、产业学和经济学视角,系统梳理了我国柑橘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理论。在法学基础理论上,主要从利益与利益机制理论、平等发展权理论、安全价值理论和市场规制理论来展开论述;在产业理论上,主要借鉴了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产学研结合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在经济学理论上,则通过利益分配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入手分析。力求在多重理论的研究视角下,探求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具体法律制度的体系化完善及发展模式。同时,充分借鉴了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在柑橘产业化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对我国柑橘产业化发展的现实借鉴。   论文以宜昌市柑橘产业发展现状为例,通过宜昌市柑橘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典型性,全面分析了我国柑橘产业化中存在的主体、安全、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多角度的法律问题,进而针对性提出我国柑橘产业化的法律制度体系化思路,即通过利益分配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多项制度共同作用、相互配套,促进我国柑橘产业化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提升我国柑橘产业化发展工作的实践绩效。   最后,基于我国柑橘产业化法律制度的体系化供给,进一步提出我国柑橘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及模式选择。提出了通过多元主体互动体系、专业市场链条体系和法律服务保障体系来促进我国柑橘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化完善。立足我国已有的柑橘产业化发展模式的评析,提出我国柑橘产业化的“产学研结合为核心+中介组织链接+政府推动为支撑”创新模式--产学研结合带动型,进而以柑橘生产、流通、消费、管理为突破口,构建适应我国柑橘产业化创新模式的特色鲜明的、长效的运行机制。实现以通过法律的指引、规范和保障作用来促进我国柑橘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的法治信仰、法治素质会对国家法治建设产生影响。同时,培养大学生法治信仰,形成法治观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发展慈善事业已经具备了重要的经济、物质、文化和社会基础。但从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