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与大学生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网络不仅使不少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淡薄、道德责任感弱化、道德行为失范,而且使不少大学生思想颓废,政治信念动摇,甚至使有的大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优化网络环境,如何增强大学生抵御和克服网络环境负面影响的能力,如何才能把网络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着力探索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力图对这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索。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网络环境的涵义及与大学生的联系。主要界定网络环境的涵义;概述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平等性、交互性、导向性和超时空性等基本特征;揭示网络环境与大学生的密切联系,强调大学生是运用网络最广泛的群体,上网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网络环境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第二部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其原因。首先阐述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指出网络使大学生主流思想淡化、思想颓废、政治信念动摇;网络使大学生道德意识降低、责任感弱化和诚信缺失。接着分析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造成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指出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使大学生容易摆脱现实道德的约束、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价值观念的传播、我国对网络环境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学校对网络环境缺乏科学管理和有效监督、学校缺乏对大学生抵御网络环境负面影响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缺乏自律和抵御网络负面影响的能力等等,是造成网络环境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克服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负面影响的主要对策。提出克服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负面影响应着力在以下七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提高对克服网络环境负面影响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三是加强网络法律建设。四是加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网络的管理和监控。五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净化网络环境。六是学校要加强网络环境的优化和管理。七是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和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