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低门槛、参与、互动、分享”为特征的网络虚拟空间使得相对平等、自由的公共讨论成为可能。而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期待与怀疑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传播学界最为炙手可热的议题。在我国,网络BBS论坛作为网民参与公共讨论最为集中的虚拟空间,对社会政治事件的持续关注和热烈讨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舆论力量。同时,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网民的意识形态冲突与分化已经在我国网络BBS的公共讨论中逐渐显现,并被认为在型塑网络政治话语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彭兰,2008;乐媛和杨伯溆,2009)。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网络BBS论坛中的公共讨论是否与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当前或历史上的社会变革相关联,并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展现出网民态度的分化与极化?
本文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研究目的:(1)勾勒网络BBS论坛公共讨论中的意识形态图景,并对网络BBS论坛空间进行政治倾向上的区分,提供可供对比的基础;(2)描述、分析与对比BBS论坛分别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维度上的议题偏好与政治倾向的差异,以及网民在参与不同论坛空间和议题的讨论与辩论中所可能出现的态度分化;(3)分析和解释政治意识形态可能对网络BBS论坛中的态度极化现象所产生的影响,并探索与极化现象相关联的网民行为特征。实现以上三个目的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纷繁复杂的现象,并暗示社会变革过程中我国互联网政治的前途与挑战。
本文为实证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来验证相关假设。首先,本研究选取了四个在中国具有影响力的网络BBS论坛——“强国论坛(深水区)”、“猫眼看人论坛”、“天涯杂谈”和“新浪杂谈”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这四个论坛从2007年7月15日至2008年7月17日的网络公共讨论进行为期一年的随机抽样。其次,在分析方法上,本文结合内容分析法与调查问卷的思路,采用李克特量表来对网民的态度进行编码。这种方法使得海量定性数据的统计分析成为可能,并可采用对数线性模型来对分类变量间的交互作用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与解释。
研究发现,网络公共讨论与左右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不同论坛空间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显著的差异,存在分别以左、右派声音为主流的左派论坛与右派论坛。并且它们在各自所关注的内容和议程上都具有相异的特征:其中,在共同关心政治议题的前提下,左派论坛更关注经济领域的问题,而右派论坛则侧重于社会问题的讨论;而且,左派论坛尤其关注市场经济和与毛泽东相关的议题,右派论坛则对西方及其民主自由更有兴趣。这说明政治意识形态在网络上的分化已经显现,而网络虚拟空间本身所具有的社会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协助了这种分化在空间的维度上划出边界,从而构成了目前网络BBS论坛中所呈现的意识形态图景。
就参与网络公共讨论的个体网民而言,政治意识形态也与其态度的分化紧密相联。这种关联集中体现在了网民对于社会变革过程中一些特定议题的讨论与辩论中。特别是在一些涉及“公共生活领域”的议题上,如“毛泽东”、“党及其政府与官员”、“建立统一强大的民族国家”、“西方及其民主自由”、“媒体与言论自由”、“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民生福利”、“贫富差距与社会不平等”、“社会公正与道德”和“传统文化”,网民的态度差异或分化都与“左-右”或“激进-温和”的政治意识形态相关联。而在涉及“个人生活领域”的一些议题讨论中,如“家庭冲突与伦理”、“性与个人自由”,尽管具有不同政治倾向的论坛网民也存在显著的态度差异,但并不与“左-右”或“激进-温和”的政治光谱相对应。这说明其论坛内部持不同政见的意识形态群体结构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本研究进一步发现,网民态度的极化与人们所感知的经验有一定的差别。网民态度的极端化与其所在的议题类别群体有关。尽管网络极化现象在议题和论坛总体的背景下并不存在,但仍可能会在有限的议题类别群体的讨论中出现,吻合了“政治极化悖论说”(DiMaggio,et al.,1996;Evans,2003;Baker,2005;Fiorina,etal.,2005)。而且,政治意识形态对于网络极化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在相对激进的论坛里,网民更容易在一些特定的议题讨论中出现极化。本文在探索了一些个体网民的行为特征后还发现,发帖积极性越高的ID,越容易出现态度极端化的现象;而在帖内群体讨论中,意见的同质化程度越高,其极化的可能性也越高。这说明,当网民面对有限的观点库和不成比例的具有意识形态偏向的信息时,更容易走向观点的极端化,符合桑斯坦的“群体极化”机制(Sustein,2001)。这意味着具有激进意识形态偏向的论坛群体和有限规模的议题讨论群体是促成网络极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暗示了政治激进主义有可能对互联网政治的前途造成潜在威胁。本文最后认为,互联网政治的前途并不是仅仅给予自由的平台就能真正促进民主,更为重要的是网民作为个体行动者能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与现实利益相联系的意识形态藩篱,而展现批判反思的能力,从而滋养网民理性参与公共讨论的网络政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