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南部大部分县区作为限制开发生态区(重点生态功能区),长期以来脆弱型自然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增长型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该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避免县域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大规模摄取和破坏,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退化的关系,明确造成生态系统压力的经济部门和驱动路径,成为今后宁夏南部县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过程中艰巨持久的任务。本研究从自然区域特征、经济发展模式与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等差异视角选取同心县、西吉县、隆德县为研究区,运用热力学方法一扩展火用分析方法,构建社会经济系统分析框架,分别对2008-2017年三个县的经济部门投入产出火用值进行计算,分析评价其社会经济系统的部门生态效率和整体生态效率;同时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影响各县生态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最后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三个县的生态效率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探究社会经济系统可能承受的生态压力,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发展对策。研究发现:(1)三县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扩展火用规模比例不协调,均以农业部门和居民部门驱动发展为主,其他部门驱动不显著。2008-2017年,隆德县火用进出总量最大为157.41PJ,其次是同心县为154.91PJ,西吉县最小为130.28PJ,由于三县分别为特色产业主导型、农业商贸结合型、生态建设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县域火用进出总量的差异性。(2)2008-2017年,三县社会经济系统均呈现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相结合的双重特征,劳动力与货币火用值总体偏低,县域系统内生发展能力较弱。其中隆德县劳动力与货币火用值最高,同心县次之,西吉县最低。这与三县近年来的区域政策扶持力度与资金投入强度密切相关。(3)除了居民部门之外,三县经济部门之间的火用流通路径均比较少,经济部门和区域外的联系薄弱,社会经济系统整体呈现高输入、低储存、低开放和低转化的简单网络流动特征。三县火用流通路径分别为58条、58条、60条,隆德县最多,同心县和西吉县较少。(4)三县的生态效率均呈现缓慢偏低的发展水平,除了农业部门、转化部门与居民部门,其他部门均比较低。2008-2017年,同心县的整体生态效率呈现小幅度略微下降趋势。西吉县呈现先持续增长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2013年达到最大值55.52%。隆德县整体水平普遍高于其他两县,变化幅度较小。(5)城市化率、一产占GDP的比重、人均GDP、政府投资总额、科技支出是影响三县生态效率的主导因素,其中城市化率是同心县和西吉县的主要影响因素,一产占GDP的比重是隆德县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必须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和经济差异,因地制宜实施发展政策,实现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6)2018-2025年,三县生态效率的预测趋势差异比较显著。同心县呈现持续缓慢下降趋势,由43.67%下降到38.79%,系统承受的压力可能不断增大。西吉县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由51.31%上升到56.76%,系统健康状态将持续向着良性趋势发展。隆德县变化幅度微小,由54.96%变化到53.39%,系统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