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探明四川小麦分蘖成穗规律、穗数形成的制约过程及关键因子,明确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2014-2017年连续三年,在四川两个典型小麦生态区(川西平原区和川中丘陵区),以主推品种川麦104(春性、大穗型)、川农30(半冬性、大穗型)和川农16(春性、多穗型)为材料,设置四个播期:超早播(10月16日)、早播(10月23日)、适播(10月30日)、晚播(11月6日),群体起点为150、200、225、250、300、375×104 hm-2。通过定点调查茎蘖动态,定株动态挂牌标记分蘖发生、消亡时间及叶位,并追踪不同播期和群体起点下的主茎、分蘖的物质积累及转运。主要结果如下:1、四川小麦穗容量低的原因主要是分蘖期短、单株分蘖力低、分蘖消亡率高。具体表现为:分蘖期在50d左右、单株分蘖力平均为1.7个/株、分蘖消亡率普遍达50%以上,最终成穗数平均仅为1.5穗/株。2、四川丘陵旱地小麦实现高产的关键是合理调控拔节期分蘖干物质积累量,保证充足的开花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重点是促进花前干物质的积累和转运。主茎和分蘖的干物质积累量比在拔节期为6:4、开花期和成熟期为7:3较为适宜,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提高到40%。3、川麦104适应区域广,产量较高但抗寒性差;川农30早播不早花,抗逆性高,稳产性好,干物质积累量高,但花前干物质转运率、转运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及产量较川麦104低;川农16在本试验中未发挥品种特性和产量潜力,生物量和产量均较低。4、适期早播并搭配200×104250×104 hm-2的群体起点,可有效促进分蘖、减少消亡、增加有效穗,同时提高主茎和有效分蘖的物质积累、减少无效分蘖积累,显著提高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及转运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实现增产并早收。试验认为:川麦104和川农30适宜种植于四川平原麦区和丘陵麦区,川农16表现不佳。平原麦区播种可提前至10月16日,丘陵区提前至10月23日左右,均搭配200×104250×104 hm-2的种植密度,可获得较高有效穗进而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