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视域下、结合动机理论、TAM技术接受模型理论,构建网恋动机-媒介认知-网恋态度-网恋行为结构方程模型,依据相关理论和逻辑依据提出研究假设,对影响网恋行为的三个构面的前因——网恋动机、媒介认知、网恋态度进行检验,同时对模型中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进行探索。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市大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1150份。网恋动机-媒介认知-网恋态度-网恋行为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程度良好,RMSEA=0.068,SRMR=0.0595,GFI=0.90,AGFI=0.87,NFI=0.92,CFI=0.93,模型符合社会科学研究标准,适合对大学生的网恋行为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结论如下:首先验证了网恋动机、媒介认知、网恋态度和网恋行为的路径系数和显著性。发现在网恋动机中,社交动机显著正向影响网恋态度(γ=0.120);情感动机显著正向影响媒介认知(γ=0.305),显著负向影响网恋态度(γ=-0.133)和网恋行为(γ=-0.172);生理动机显著正向影响媒介认知(γ=0.159)和网恋行为(γ=0.356);归属与爱动机显著正向影响媒介认知(γ=0.525)、网恋态度(γ=0.317)和网恋行为(γ=0.280)。此外,媒介认知显著正向影响网恋态度(γ=0.529)和网恋行为(γ=0.192),而网恋态度显著正向影响网恋行为(γ=0.156)。根据温忠麟和叶宝娟总结的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偏差矫正非参数百分法对数据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中介效应显著。其中社交动机与网恋态度、网恋行为构成了简单完全中介模型;情感动机、生理动机、归属于爱动机与网恋行为之间构成了链式中介效应。该中介作用包括三条路径:媒介认知的单独中介作用、网恋态度的单独中介作用和媒介认知-网恋态度的链式中介作用。同时,还测量了中介效应在网恋动机-网恋行为的中介效应中占比各为100%、60.5%、10.4%、39.1%。此外,本研究探索出该链式中介模型具有跨性别的差异性。男性从网恋动机到网恋行为的产生只经过了媒介认知的中介,而不经过网恋态度的中介;而女性则恰恰相反,其网恋行为没有只经过媒介认知的中介,但会经过网恋动机或媒介认知-网恋态度链式中间因素的中介。得出网恋态度对男性网恋行为无直接影响、媒介认知对女性网恋行为无直接影响的结论,还说明在网恋中男性工具理性思维更加浓厚,女性的价值理性思维更加浓厚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