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亚慢性铅染毒大鼠肾脏毒性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取初成年的健康雄性 SD 大鼠 42 只,按随机化原则分为 6 组:对照组、6.25、12.5、25、50、100mg/kg 体重剂量组,以经口灌胃的方法染毒 8 周。染毒期间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染毒 8 周后分别收集大鼠的尿液测定其尿铅、尿δ-氨基-γ酮戊酸(δ-ALA)、尿肌酐、尿总蛋白(TP)、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 N-乙酰-β-D 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待染毒结束后处死大鼠,立即取出肾脏,在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基础上,制备组织匀浆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肾脏细胞的凋亡情况。 结果: 1、第 8 周的尿铅和尿 ALA 水平明显高于第 4 周,且染毒组第4、8 周的尿铅和尿 ALA 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而增高,提示建造的亚慢性铅染毒动物模型是成功的; 2、染毒组的尿 TP、尿 NAG 和尿β2-MG 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染毒 8 周后染毒组的肾脏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并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有上升的趋势。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混浊、肿胀。高剂量组甚至出现肾近曲小管灶性坏死,亚显微结构可见核固缩,线粒体肿胀,嵴模糊不清; 3、醋酸铅灌胃大鼠 8 周后,随着染铅剂量的增大,染毒组大鼠肾脏的NOS、SOD 活性降低,NO 水平降低,MDA 水平增高,提示肾组织氧化损伤的分子机制可能与铅诱发组织细胞氧自由基的产生有关; 4、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凋亡指数的差异有显著性(F=39.217,P=0.000),且凋亡指数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而升高。 结论: 1.通过经口灌胃醋酸铅溶液的方式可以诱发铅性肾损害;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