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态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生物形式的学科。形态学研究不仅可了解物种形态结构特征,明确不同物种之间形态特征的异同;而且通过研究比较不同生态环境中物种的形态特征,可明确形态特征的产生、进化,从而阐述形态特征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小鲵科为亚洲特有的有尾两栖类动物,也是现今陆生脊柱动物中较低等的一个类群。本文以山溪鲵(Batrachuperus pinchonii)、施氏巴鲵(Liua shihi)、东北小鲵(Hynobius leechii)、极北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吉林爪鲵(Onychodactylus zhangyapingi)、商城肥鲵(Pachyhynobius shangchengensis)为研究对象,对6种小鲵的外部形态特征、背部皮肤组织的形态学进行研究,确定6种小鲵外部形态特征种内、种间的差异及皮肤组织显微结构的不同,并阐述外部形态特征两性差异的因素及种间差异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皮肤组织特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从而为研究物种的进化、功能形态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6种小鲵种内形态特征的两性差异:山溪鲵头体长雌雄差异不显著(t=-1.881,df=50,p=0.066),两性异形表现为雌性成体的腋到胯显著大于雄性;施氏巴鲵头体长雌雄显著差异(t=7.696,df=257,p=0.000),两性异形表现为雌性成体的头长、头宽、腋到胯显著大于雄性,而雄性成体的前肢长、前肢宽、后肢宽显著大于雌性;东北小鲵头体长雌雄差异不显著(t=-1.637,df=23,p=0.115),两性异形的表现为雌性成体的头长、吻长、眼径、眼前间距显著大于雄性,而雄性成体的尾高、后臂宽显著大于雌性;极北鲵头体长雌雄差异不显著(t=-0.550,df=40,p=0.585),两性异形表现为雄性成体的头宽、头高、尾长、尾高、前肢、后肢显著大于雌性;吉林爪鲵头体长雌雄显著差异(t=-3.843,df=15.414,p=0.002),两性异形表现为雌性成体的鼻间距显著大于雄性;商城肥鲵头体长雌雄差异不显著(t=0.619,df=21,p=0.542),两性异形表现为雄性成体的头高显著大于雌性。造成两性异形主要因素是性选择、繁殖力选择和生态环境选择的影响。6种小鲵种间形态特征的研究发现:以水生为主的小鲵头体长显著大于陆生为主的小鲵;以水生为主的小鲵头部(头长、头宽、头高)显著大于陆生为主小鲵;以陆生为主的小鲵尾长显著大于水生的小鲵,然而以水生为主施氏巴鲵除外,这可能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而尾高、尾宽、四肢在陆生和水生小鲵之间没有明显的规律。种间差异主要是生态位的分歧、食物生态位的分离造成的。6种小鲵皮肤组织学研究发现:基本结构相似,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分为基底层、过渡层、角质层,真皮分为疏松层、致密层;疏松层内有大量腺体分布,分为粘液腺和颗粒腺;但角质层、血管、腺体以及色素细胞分布在六种小鲵中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与它们生活习性、生活史以及进化地位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