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软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长为产业规模达5800亿元的国家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成为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现在,世界各国把发展软件产业视为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重要途径,视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形式逼人,我国明确提出要把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实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方针。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还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而信息产业核心的软件产业更是重中之重。软件产业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促使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科技教育及社会管理等其它领域的生产、经营方式及工作效率等发生深刻变化,可以说软件产业将是决定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先导产业。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投入,然而在我国普遍加大软件产业投入的同时,资源固有的稀缺性特征以及资源配置的低效性也日益突出,如有限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资源浪费严重、资源配置效率低等。因此,如何优化我国软件产业资源的配置,并不断提升我国软件产业的配置效率,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从分析我国软件产业资源配置的现状入手,总结了目前我国软件产业人力、财力资源的配置情况。在对我国软件产业资源配置现状了解的基础上,对我国软件产业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行分析,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2003—2006年我国软件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不管是从省域层面、地区层面、截面数据层面还是从面板数据层面,我国软件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上都是无效的,并且我国软件产业资源配置具有地区差异。然后在对我国软件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测度的基础上,将DEA方法与Malmquist指数方法相结合,对2003—2006年我国软件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变化趋势以及影响我国软件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2003—2006年间,整体上我国软件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上升趋势,其中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是影响我国软件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从省域层面看,不同省域软件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趋势不同,一些省域软件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变化是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一些省域软件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变化是技术水平或技术效率变化的结果;从地区层面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软件产业资源配置效率都有递增趋势,东部地区主要源于技术效率进步,而中、西部地区则主要源于技术水平的提高。最后基于我国软件产业资源配置现状,并结合前面对我国软件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为优化我国软件产业资源配置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主要从我国软件产业资源配置的主体、客体和环境三个方面对提高我国软件产业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