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陕西省三所高校为例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h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自主学习已经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中的热点问题,大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不同于中学时期的被动式接受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但是,在当今扩招背景下,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到底处于怎么样的程度,又存在哪些问题,是本次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基于齐莫曼自主学习理论模型为理论,自编问卷,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控制、学习环境、社会性六个维度,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陕西省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整体自主学习情况以及性别、年级、专业三个方面进行了调研,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首先,陕西省高校大学生整体自主学习水平中等偏高,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控制、学习环境和社会性六个维度中,均值较低、差异性较大集中在学习时间这一维度;其次,就单一差异性而言,在性别和专业类别这两个方面,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整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女大学生学习控制这个因子上,明显高于男大学生;文史类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水平略高于理工类学生;四个年级中,自主学习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四年级、大二年级、大一年级、大三年级,由此,可以将大学四年总结为四个时期:迷茫期、探索期、沉沦期、拼搏期;最后,在性别、年级与专业三个因子交互性差异的分析中,差异性并不显著,本样本中,男性大学生、理工类大学生在大四年级这一阶段相较于大三年级有明显提升,而女性大学生、文史类学生则在大学四年期间自主学习水平一直相对于男大学生较为稳定。  本研究在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建议:首先,学校应借鉴国外经验,开设学习方法课,调整课时分配,完善评价机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其次,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心;最后,学生应学会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强化自我监控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善于调整个人情绪。
其他文献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可避免地遭遇着各种类型的测试。著名心理学家 S.B. Sarason(1959:26)曾说过:“我们居住在这样一个文化中,这个文化具有测试的意识,并实施着测试。在这个文化中
新课程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突破。新课程的实施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在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的动机的驱使下,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价学习结果的能力,包括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两个部分。自主学习
在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对于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批准西京学院等5所民办高校试点开展专业学
目的:在我国,学习困难研究是一个新兴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困难儿童的认知方面,90年代末,有人开始研究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性方面的问题。当前学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