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乡村空心化问题不断凸显,城市化进程作为一种神圣的箴言不断侵蚀着乡村社会,削弱着乡土文化,一股现代的激情在狂热的躁动下似乎也要把乡村文化之根铲拔殆尽。但是乡土社会一直作为保留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据点,孝文化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养老与敬老”保障作用,维持村落社会和谐的功能在现今社会仍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下宅村为实践调研点支撑本文的研究观点,从下宅村社会中的孝文化传承入手,利用乡村价值理论,构建出“意识——行为——空间”的分析框架,全面对村中孝文化传承进行考察,讨论村落社会表现于乡村建筑、戏剧活动、日常习俗行为与乡村空间内的孝道,从而以乡村价值理论的独特视角探索孝文化传承问题。并利用社会记忆理论,构连传统与现代,讨论孝文化在村落中的变迁与传承,解释孝文化传承的动态性,形成一种立体、动态的孝文化传承画面,本研究从作为民居孝文化的物质体现,到精神表现形态的婺剧、道情等戏曲样式,都是孝道文化的意识体现。通过对建筑物、戏曲的分析,了解村民怎样利用对建筑与戏曲的传承,从而传承孝文化。村民们日常习俗行为为意识的反映,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被践行。这里主要集中于对婚丧嫁娶礼俗行为仪式、节日中的行为仪式、普通时日的日常行为仪式三个方面进行讨论,指出日常生活行为仪式对孝文化传承的效用。在此基础上,探讨村落空间问题,指出村落是直接承载如上意识与行为的空间,同时其自身也是孝文化保存、传承的根本条件。最后,讨论建筑、戏曲、日常习俗等与下宅村空间的关系,呈现出整体的、互动的“意识——行为——空间”。下宅村中孝文化载体的多层次性,利于孝文化传承。村落的变化致使下宅村中孝文化的载体不断产生流变,但并未使孝文化完全消失。传统孝文化会在村落中再造,其自发恢复性与自发组织性容易得到村民的认同与传导。村落中的孝文化维持家庭养老,同时,在很大程度起到维系社会养老的作用。并且,下宅村中的孝文化更利于村落社会秩序的确认与维护。本文认为孝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养老问题,也是维持村落秩序、村落和谐甚至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