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孝文化传承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乡村空心化问题不断凸显,城市化进程作为一种神圣的箴言不断侵蚀着乡村社会,削弱着乡土文化,一股现代的激情在狂热的躁动下似乎也要把乡村文化之根铲拔殆尽。但是乡土社会一直作为保留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据点,孝文化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养老与敬老”保障作用,维持村落社会和谐的功能在现今社会仍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下宅村为实践调研点支撑本文的研究观点,从下宅村社会中的孝文化传承入手,利用乡村价值理论,构建出“意识——行为——空间”的分析框架,全面对村中孝文化传承进行考察,讨论村落社会表现于乡村建筑、戏剧活动、日常习俗行为与乡村空间内的孝道,从而以乡村价值理论的独特视角探索孝文化传承问题。并利用社会记忆理论,构连传统与现代,讨论孝文化在村落中的变迁与传承,解释孝文化传承的动态性,形成一种立体、动态的孝文化传承画面,本研究从作为民居孝文化的物质体现,到精神表现形态的婺剧、道情等戏曲样式,都是孝道文化的意识体现。通过对建筑物、戏曲的分析,了解村民怎样利用对建筑与戏曲的传承,从而传承孝文化。村民们日常习俗行为为意识的反映,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被践行。这里主要集中于对婚丧嫁娶礼俗行为仪式、节日中的行为仪式、普通时日的日常行为仪式三个方面进行讨论,指出日常生活行为仪式对孝文化传承的效用。在此基础上,探讨村落空间问题,指出村落是直接承载如上意识与行为的空间,同时其自身也是孝文化保存、传承的根本条件。最后,讨论建筑、戏曲、日常习俗等与下宅村空间的关系,呈现出整体的、互动的“意识——行为——空间”。下宅村中孝文化载体的多层次性,利于孝文化传承。村落的变化致使下宅村中孝文化的载体不断产生流变,但并未使孝文化完全消失。传统孝文化会在村落中再造,其自发恢复性与自发组织性容易得到村民的认同与传导。村落中的孝文化维持家庭养老,同时,在很大程度起到维系社会养老的作用。并且,下宅村中的孝文化更利于村落社会秩序的确认与维护。本文认为孝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养老问题,也是维持村落秩序、村落和谐甚至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其他文献
植原体不能分离培养 ,因此用传统的形态分类方法无法分类。该文简要介绍了应用分子技术研究植原体系统分类的概况和我国的现状 ,概述了所使用的各种分子技术的基本方法和特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突破,目前电子控制技术以其稳定、高质、高效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制造领域,汽车制造与电子控制技术的结合大大提高了汽车的性能,为了促进汽
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所以企业认识到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当中,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既可以有效处理信息数据,还可以从数据中挖掘出具有价
读本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8)中、后期的小说样式,发端于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翻改,以劝善惩恶为思想根基。山东京传(1761-1816)是江户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在读本创作
中国目录学传统的继承与扬弃──“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批判程焕文(中山大学图书情报学系)传统是世代相承,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传统的积淀既可以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也可以成为社
针对光栅传感器现有的细分和判向方法的不足,提出了采用逻辑运算和逻辑电路转换完成光栅位移传感器判向和细分的新方法.采用TTL电平实现传感器信号的传输和变换,以利于与计算机及各
河南地处中原,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道。自先秦至宋,中原水运相当发达,自宋室南渡,中原水运一蹶不振。然而到了明清时期,河南境内又以水运为基础形成了赊旗镇、周口镇、朱仙镇
<正>"四种劲"就是对自己有狠劲,对时间有挤劲,对问题有钻劲,对名利有洒劲。狠劲就是在工作要求上要狠。现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审计工作,社会各界对审计监督期望值越来越高,审
期刊
[目的]从热带雨林土壤中分离纤维素酶高产菌,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形态观察和18SrDNA序列分析。[结果]筛选到一株纤维素酶高产菌,其形态与里氏木霉很相似,18SrDNA序列与红褐内
通过对科普展品创新的基本特征、企业科普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的描述,从纳入国家重点领域计划、行业资源整合、加强馆企沟通、强化企业创新意识和鼓励支持个人创新行为等五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