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是人类古老的社会活动,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900年。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它作为一门学科才得到承认。欧美的口译研究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法国巴黎释意学派为代表的几大成熟理论体系。与此相比,我国的口译研究则显得逊色,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学都将口译培养当成一种“职业培训”,没有重视口译研究。欧美方面的口译培养以“习得会议口译的技巧为目的”,而我国的口译培养在学习口译技巧的同时,还要学习对象语言。因此,教育的重点并非放在口译训练而在语言学习上。基于上述理由,口译研究起步较晚,独立理论体系的构筑亦不受重视。近20年来,不断有中英口译的相关文献和著作问世,中日口译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国内同声传译的相关著作多为:(1)鲍刚、刘和平等口译研究专家、学者的经验谈;(2)专家学者们自身在接受口译训练时所体会到的训练方法;(3)直接引用欧美的研究成果,或者在其中加入自己的见解。常因缺乏理论性的论证而受到批判。同声传译是当今最重要的口译形式,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成果。根据巴黎第3大学高等翻译学院(Institut Supérieur d’Interprétation et deTraduction,简称ESIT)的TIT口译理论(又称释意学派理论),口译以及同声传译并非对等单词、熟语或句子结构的转换,而是一种传达意义的活动。笔者认为该理论也适用于日中同声传译研究。同声传译中,给予译者的反应时间被极端的压缩。对于使用外语,致力于两种语言间意义沟通活动的人们来说,若有尽早抓住原话意义的方法,其解析意义所需要的时间也会随之得到短缩。因此,本文毅然踏出第一步,从语法和意义两方面对日中同声传译(以日译中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思考有效的解决方法。若能通过对照中日文的句子结构及前后文的连接关系,从中找出一定“口译规则”,想必同声传译活动也能更顺利的展开。从这一单纯的想法出发,文中将对中日文的句子结构以及前后文的连接关系进行对比研究,同时考察分析同声传译活动特点,以找出译者解析原话意义所需要的“意义片断单位”(sense segment)为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