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父母大多在孩子出生后,才开始学习如何当父母,但经常是以原来家庭中的父母为蓝图,沿袭自己的父母教养孩子的态度与方法,但今日社会与往日大不相同。在现实中我们的家长在育儿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唯知化”现象严重,绝大多数的幼儿家长认为幼儿教育就是教幼儿学习文化知识;幼儿家长存在高期望化倾向,希望幼儿从小就全面发展等。而亲职教育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本研究着眼于幼儿亲职教育现状与需求,通过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了解其现状和需求,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改善当前X市幼儿亲职教育的建议。 研究表明,当前X市幼儿亲职教育存在以下问题:(一)幼儿家长接受亲职教育培训不足,而且绝大多数家长是被动参与。在育儿的过程中,大部分家长都是碰到了育儿问题,才意识到自己的育儿知识和技能的不足。才会想到学习亲职教育的相关知识。(二)幼儿家长在内容需求上出现“唯知化”现象。指导子女学习的方法,促进子女学习的进步成了家长的首要需求。机构也迎合家长这种不合理需求。(三)机构提供的活动方式不符合家长的需求。亲职教育举办时间与家长工作时间冲突,或是举办地点太远。(四)各主体缺乏对亲职教育的支持。当前的幼儿亲职教育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早期培训机构,而我们的政府和社会团体参与的很少。(五)培训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当前幼儿亲职教育培训人员主要是幼儿教师,幼儿教师当年在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很少涉及亲职教育专业知识。 本研究从教育主管部门、举办机构和培训人员三大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在教育主管部门方面:(一)统整亲职教育活动的可用资源,并拟定活动实施规范;(二)协助培训机构之间建立正向的经验交流机会;(三)积极争取亲职教育经费;(四)健全督导考核小组,落实亲职教育督导与考评工作;(五)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提供家长亲职教育相关信息;(六)建立亲职教育专才人力资源网。在举办机构方面:(一)在规划亲职教育活动前,应先调查家长的需求;(二)在亲职教育活动的时间安排上应配合家长作息需求和培训人员的意愿;(三)亲职教育活动的实施应更多元化;(四)应充实亲职教育课程,成立亲职教育推广小组;(五)结合邻近相关机构力量,建立经验传承分享机制;(六)将亲职教育相关课程列为培训人员职前必修课。在培训人员方面:(一)了解家长的参与情况与建议;(二)适时向家长说明亲职教育活动的意义,鼓励家长积极参与;(三)及时调整活动方式与内容;(四)加强亲职教育专业成长;(五)培训人员之间多进行专业对话和交流;(六)培训人员应培养重视亲职教育的观念以及与家长沟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