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颅底沟通瘤手术入路及颅底重建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_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中颅底沟通瘤位置深在,比邻结构复杂,常包裹侵蚀颅底重要神经、血管,手术切除及颅底缺损重建困难,残留率和复发率较高,术后常出现新的神经功能废损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该类肿瘤的手术入路和颅底重建方案一直是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等相关临床专业研究探讨的难题。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前中颅底沟通瘤患者26例,疗效满意,现通过对该组病例的分析总结,研究探讨前中颅底沟通瘤的临床分类方法、手术入路选择及颅底缺损重建方案,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 1.根据肿瘤的主体位置和生长方向将前中颅底沟通瘤划分为额鼻眶区、中颅窝一侧颅底区、颅底中央区一中间颅底区及岩骨颈静脉孔区4类。该分类方法界限清楚,部位和范围明确,有利于判定病变范围和选择正确手术入路。 2.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肿瘤病理资料和颅底修补方案等综合因素分别选择扩大额下入路、眶上一翼点入路、额颞入路、额颞眶颧入路、岩骨切除入路和颅内外联合入路,能明显提高了前中颅底沟通瘤的手术切除效果。 3.根据颅底缺损的部位、大小、肿瘤病理资料等综合因素分别采用人工硬膜补片或带蒂组织瓣修补硬膜,加强颅底和填塞死腔;颅底骨缺损直径>4cm或影响美观时予钛网重建。本方案重建效果确切可靠,明显减少了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加强同耳鼻喉科等颅底相关科室的协同合作,对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在一个遗传性全白甲家系内进行基因筛查,选取γ晶状体蛋白基因—CRYGA、CRYGB、CRYGC、CRYGD作为候选基因,探讨以上四基因与此遗传性全白甲家系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一个遗传性全白甲家系,制备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对CRYGA、CRYGB、CRYGC、CRYGD4个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区域及邻近内含子区域进行选择性PCR扩增,其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分析此四个基因突变。结
本文对C-erbB-2、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CNA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本研究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对60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小叶增生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C-erbB-2、Survivi
目的探讨利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半相合骨髓移植免疫耐受的疗效,寻找防治骨髓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新方法。方法①以雄性SD大鼠为骨髓移植供鼠,以雄性SD大鼠与雌性Wistar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