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矿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铁矿资源约束问题和生产、消费铁矿制成品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2003年以来铁矿资源价格高位振荡和“环境事件”时有爆发,国内对如何实现铁矿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关注日益强烈。铁矿作为最重要的一种矿产资源,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战略的意义。目前,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正处于从理念创导、局部试验、典型示范向全面实践推进的转折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有相当部分的地方政府和铁矿资源利用企业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发展动力、实现机制的原理缺乏系统认识,政府在制定有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时,没有遵循经济规律;铁矿资源利用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只是为了完成“行政指令”,导致“循环不经济”。要改变上述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存在的不足,从经济系统和铁矿资源利用系统来看,应该立足于我国铁矿资源的条件及其利用的经济环境,研究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的动力来源、实现机制以及实现的原理,为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促进铁矿资源循环的实现。本论文的焦点在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机制,主要从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市场机制、规制机制、技术机制等方面研究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是通过对我国铁矿资源禀赋特征、供求状况和利用模式的分析,认为我国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论文根据实现机制构成的三个部分,分别对市场机制、规制机制和技术机制进行了分析,铁矿资源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往往不选择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规制机制是必要的。激励性的规制机制、技术机制会促进铁矿资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自觉地选择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激励相容。铁矿资源企业是否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是利益博弈的结果,本研究对博弈双方策略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最后,论文对武汉钢铁公司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评述。论文有八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归纳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概括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成果与创新点。第二章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的理论基础及实践阐述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清洁生产理论、生态工业理论、绿色制造理论、循环经济的理论、协同论、博弈论。总结分析了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的实践。中国铁矿资源禀赋条件较差,铁矿资源供不应求,铁矿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客观上要求中国铁矿资源走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发展在企业的技术层面上已经展开,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的先进钢铁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需要完备的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第三章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的动力系统及市场机制研究首先,提出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动力系统的概念。铁矿资源开发、利用企业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的需求,市场需求是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源,由动力源派生出竞争驱动力、政府规制力、技术推动力。其次,简述了市场机制的内涵、特征、作用,分析了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市场机制实现过程。最后,利用边际分析方法,探讨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对均衡产量和利润的影响,认为:铁矿资源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往往不会选择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第四章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政策矩阵与规制机制分析了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市场失灵的特点,认为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依赖政府的规制。政府对循环经济的规制,是通过法律法规来实现的。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依据内容构成不同的向量,形成政策矩阵,包括:税收政策向量、金融政策向量、财政政策向量和产业政策向量。对于某一个企业,其享受到的促进循环经济的政策组合是确定的,可以根据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选择最优的政策向量。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政策矩阵的设计属于机制设计的范畴,涉及资源的有效配置、信息的有效利用及激励相容。在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政策矩阵的设计中,应遵循两个原则:信息最有效利用、激励相容。政策矩阵是政府及权力部门设计的,政策分为强制性政策和激励性政策。在强制性政策下,铁矿资源企业的市场均衡产量会减少。在实行价格补贴的激励政策下,当单位铁矿资源循环经济补贴额不足以补偿因执行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标准而造成单位投资的收益净损失时,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市场均衡产量小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市场均衡产量;当补贴额足以补偿因实施循环经济造成的收益净损失时,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时的市场均衡产量大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市场均衡产量。第五章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产业流程与技术机制概述了铁矿资源循环利用流程,分析了铁矿资源循环涉及的地质勘查关键技术链、采矿工程关键技术链、选矿工艺关键技术链、冶金工艺关键技术链、回收利用关键技术链,透过铁矿资源产业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技术链的存在。在铁矿资源技术系统中,非稳定模支配稳定模,非稳定模称为技术系统的序参量,决定技术系统的运作过程和演化状态。技术协同的关键是要找到系统本质特征的序参量,也就是促进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本研究应用AHP方法,以冶金工艺中的炼铁技术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铁矿资源循环经济链中的序参量决定过程。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依赖于科技的创新,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资源投入是有限的,而企业技术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创新的需求,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需要对企业技术链上的创新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本章应用DEA技术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技术链中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分析,确定最有效的创新项目组。本章最后利用边际分析法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循环经济的促进作用,认为:1.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降低边际成本曲线,进而降低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成本,是推进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期实施策略。2.激励性政策促使更多的企业选择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及其较高发展水平。3.与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相比,激励性政策更能够激发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投资成本,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促进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第六章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的博弈分析本章建立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之上,探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铁矿资源企业是否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是利益博弈的结果。铁矿资源企业在一定条件下,不会选择循环经济的模式,政府对企业是否采用循环经济的模式的规制力度直接影响企业的决策。2.通过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中脱磷工艺的博弈分析,认为:铁矿资源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为了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结果是次优策略得到实施。要使占优策略的实施,即:铁矿资源产业链的利益最大化,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进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第七章武汉钢铁公司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首先介绍了武汉钢铁公司的基本情况、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背景、公司拟定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其次,分析了武汉钢铁公司自有矿山、冶金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及实现机制。再次,总结了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践及取得的效果。最后,对武钢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展开评述,认为: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的需求,这种需求表现为社会公众的需要和政府的各种规制。市场机制在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规制机制在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起着约束作用,技术机制在武钢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中起着推动作用,武钢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有力的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总之,武钢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实现机制的各个部分协调运行,在循环经济的实现中,通过节能减排,不仅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还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激励相容。第八章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概念,认为铁矿资源开发、利用企业发展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的需求,在目前我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推进阶段,这种市场需求是社会大众依靠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体现出来的,因此市场需求是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动力源,动力源派生出竞争驱动力、政府规制力、技术推动力。2.提出了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中的激励相容原理。论文根据实现机制构成的三个部分,分别对市场机制、规制机制和技术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铁矿资源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往往不会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有规制机制。激励性的规制机制、技术机制会促进铁矿资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促使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自觉地选择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激励相容。3.铁矿资源循环经济的实现是利益博弈的结果。本研究以博弈论的均衡分析为工具,探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铁矿资源企业是否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是利益博弈的结果。铁矿资源企业为了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可能不会选择循环经济的模式,政府的规制力度直接影响铁矿资源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2)通过对铁矿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中脱磷工艺的博弈分析,认为:铁矿资源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为了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结果是次优策略得到实施。要使占优策略的实施,即:铁矿资源产业链的利益最大化,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进行规制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