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程中佤族寨老组织的协同治理功能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进程中,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是短板,也是重点难点。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须因地制宜,基于其特殊性,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经济背景中展开,并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社会中以传统社会组织为代表的优秀治理资源,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有效性,以有效的乡村治理推动少数民族乡村地区的振兴。寨老组织是佤族乡村社会中重要的优秀传统治理资源,至今在佤族乡村社会的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对佤族寨老组织在新中国建立前的治理功能进行分析,并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了寨老组织的产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寨老组织是佤族乡村社会的治理主体,治理职能广泛,治理方式具有原始民主制特征。第二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佤族寨老组织的协同治理功能。改革开放以来佤族寨老组织在佤族乡村社会中复兴,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与基层自治组织实现社会协同,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参与到佤族乡村社会的治理中,对佤族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三章着重剖析了乡村振兴进程中佤族寨老组织推进协同共治所面临的意义与挑战。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佤族寨老组织具有节约治理成本、推动乡村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等重大意义。但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作为一种传统权威由于一些内在、外在的原因,佤族寨老组织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第四章落脚于佤族寨老组织协同治理功能的创造性开发。以佤族寨老组织为例抛砖引玉,为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功能的创造性开发提出了优化和借鉴路径。本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是希望能通过对佤族寨老组织协同治理功能的分析,找到一套适于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治理的创新机制,通过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治理资源的保护和深度挖掘,构建少数民族村寨多元治理格局,与体制内权威优势互补,推动少数民族乡村社会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以有效的乡村治理为基石,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其他文献
应用模糊物元理论,研究了一种基于AHP的多方案、多特征的城市加油站选址决策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多个备选点的多维复合模糊物元矩阵,经关联变换将不相容问题转化为相容问题,
随着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和"股东会主义"向"董事会主义"的转变,股东知情权及其保护越来越应该得到重视。关于股东知情权的问题,我国1993年公司法就已经有所提及,新公司
从审判实践中股东知情权案件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整的基础上,仅就股东知情权的审判实务问题作一探讨,并试图为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股东知情权诉讼提供理论参考,以期进一步完
在城市交通场景中,海量的移动终端借助其内置的各种传感装置,可以提供更全面、准确的环境感知数据。同时,“人”同样可以作为感知任务执行者,采集并归纳出更为透彻的感知信息
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微生物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关注,真菌作为微生物中的一个主要类群,同样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目前关于海洋沉积物环境中的真菌多样性的研
《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中职语文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是一本颇具开拓创新意义的语文教育研究专著,它的出版必将对中职语文课程改革产生积极影响。该书围绕“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期间芬太尼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ASAⅡ~Ⅲ级行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C组采用常用剂量的芬太尼、异氟醚全身麻醉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在我国取得了重大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方面暴露出了各
目的检测ADAM33基因T2位点多态性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分布频率,探讨T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指定的哮喘诊断标准,在新
湿地作为全球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正在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退化。而湿地水体作为湿地生态环境的补给者,水质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湿地生态环境的好坏。湿地水域的景观功能和水质的优劣常常受到水体交换能力的影响,因此掌握水体的水动力和水体交换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曹妃甸湿地水域为研究背景,建立了水动力及对流扩散模型,讨论了曹妃甸湿地水域在不同引水流量调控下的流场情况、水体置换情况以及水体更新时间情况。(1)以曹妃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