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语习得中,动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感因素,它能够直接决定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教师的教学方法甚至教学结果的好坏。笔者在撰写本文之前,大量阅读了先前各位专家学者关于动机的理论以及文献,加之近些年来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带来的对外汉语教学界丰富的各种研究成果,对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留学生进行了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不同于传统的学生分类方法,笔者将所有新疆大学的留学生分为自费生与非自费生两大类。自费生指需全额缴纳学费,并且生活费自理的来疆留学生。非自费生主要包括奖学金生和交换生。奖学金生主要有三种: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新疆政府奖学金生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生。这类学生每月享受1000元至35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交换生是指新疆大学与国外其他学校签订协议,互派各自的学生前往对方学校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学习,这类学生只需花费平常的生活费用即可,无需缴纳住宿费和学费。由于中国政府与新疆政府两类政府奖学金生同属于一种情况,就不再分类讨论了,因此本文中的非自费生主要从政府奖学金生、孔子学院奖学金与交换生三方面分析。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笔者发现,自费与非自费两类学生由于学习费用的不同在学习动机方面存在差异。自费生大部分都是家庭经济条件优秀,来中国学习汉语为了取得毕业证方便找工作,甚至还有一些来学习是因为在这里做生意为了方便办签证,学习动机情况复杂。而非自费留学生大部分是学历生,部分学生是为了高昂的奖学金来学习,但其中也不乏热爱中国优秀文化,热爱汉语的留学生。每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同,因此教学方法以及管理工作就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的研究目标即发现两类学生学习特点的不同之处并为制定恰当的教学与管理方法提供建议。在论文中,笔者选择使用调查问卷结合访谈的研究方法,调查问卷为了保证科学性采用美国学者Gardner和AMTD的学习动机调查量表作为主要基调,并结合新疆大学生源特点作出调整,采用SPASS2.0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并在教学与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为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工作带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