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基于云南地方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冶金、矿业等企业发展对高技术实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而学校矿冶类专业多年来因生源不足以开班被迫停招的问题,自2000年试行高等职业教育“双定生”(定向培养—为校企合作协议单位培养,定向就业—到校企合作协议单位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双定生”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实践与改革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部分满足了协议单位对高技术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帮助云南贫困地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子女中报考我校的贫困生完成学业并获得了就业岗位;彰显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等等。同时由于“双定生”全免学费上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双定生”专业数量的拓展和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双定生”培养模式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 笔者在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主持招生就业处的工作,作为国家教育部立项课题“高职高专教育‘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02-I15)课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全程参与该课题的研究和设计。现已经进行了近六年多的实验,一直对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供需关系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研究,收集实验数据,并积累了一些个案,选择《高等职业教育“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反思》作为硕士论文选题旨在将课题研究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研究和总结,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的下一步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该论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在于论文选题紧密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紧密结合个人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个人参与的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获得了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研究材料。“双定生”培养模式,具有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鲜明特色,是“定单式”培养模式的完善和补充。该模式更加注重高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针对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贫困生求学就业的要求、学校特色专业发展的要求等)、系统性(通过校企合作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和过程性(关注“双定生”求学、就业和后续发展的全过程)。该论文研究的高等职业教育“双定生”培养模式定位在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艰苦行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的紧缺人才,目的是解决艰苦行业急需“上手快、留得住、用得上”人才骨干的难题,同时还解决了贫困考生入学难、上学贷款难、毕业就业难等诸多难题。 该论文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双定生”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反思,对“双定生”模式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双定生”模式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