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公募基金作为一种较新的集合投资工具,成为了金融行业发展十分迅速的子行业之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熟知和使用。截至2013年3月,我国共有公募基金公司70家,公募基金产品1241只,资产净值达29902.28亿元,可谓是金融投资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投资工具。由此带来的对基金业绩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但目前我国多数研究还是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建立基金的业绩评价体系,以基金经理个人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还比较少。但基金经理是主要操作基金投资的人,对基金业绩的好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通过研究能够得出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基金业绩的关系,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帮助投资者选择适合自己投资风格的基金经理和基金;帮助基金公司选择和培养基金经理;帮助基金经理更加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帮助监管部门制定行业规范政策,从而促进我国基金行业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从基金经理的视角出发,考察其个人特征和基金业绩的关系,希望能够对上述领域有所贡献。通过阅读和总结前人关于此方向的相关研究,本文选取了八个解释变量,即年龄、性别、学历、是否具有复合的专业背景、是否具有实业的从业经历、任职基金个数、任职基金公司个数、担任现任基金经理的时间;五个控制变量,即基金公司成立时间、基金公司基金数、基金公司规模、基金规模、基金成立时间;分别对四个被解释变量,即基金风险收益评价指标中的夏普指数(Sharp)和收益标准差,以及择时能力,选股能力,分三种不同行情(即牛市行情,熊市行情和震荡行情)的时间段进行回归。借以分析这八个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基金业绩是不是有显著地影响,具备何种特征的基金经理更适合为基金经理创造良好业绩。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实业工作经历,曾任职的基金数以及曾任职的基金公司数等解释变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基金业绩有显著的影响。曾有过实业的工作经历,曾任职的基金公司数越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基金业绩,相反的,曾任职的基金数越多,会增强基金业绩。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提出了前人没有提出的前述三个解释变量(实业经历、任职基金个数、任职基金公司个数);选取了三种不同市场行情进行比较分析;在回归方法上采用了分步回归的方式,使得结果更具有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