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佛学术语的借鉴浅探佛教对唐代诗论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asdf3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既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颠峰时期,又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与佛不仅各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彼此浸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那么,唐代的“诗境论”与佛教有什么联系?唐代诗论的重要形式——诗格又与佛教有怎样的联系? 本论文以唐代诗论对佛教术语的借鉴为切入点,从诗论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论述了佛教对唐代诗论的影响。 在中国古汉语中,“境”原意是指地域边界,指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实体之“境”)。随着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境”除了表示主观精神体验之外(抽象之“境”),又被赋予了非有非无、包罗万象的新内涵(佛论之“境”)。因而,在佛教和诗歌都很兴盛的唐代,“境”具备了由“佛教之境”向“诗论之境”转化的外在条件和内在依据。 随着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诗歌创作实践的迫切需要、诗歌理论的长期积累、特别是诗论家对佛教术语“境”字语义的创造性运用,从王昌龄的《诗格》开始,人们便明确用“境”、“物境”、“情境”、“意境”等术语来阐述诗论中的各种问题。从此,“以境论诗”成为一种趋势。 诗格是初唐出现的诗论形式,从王昌龄起的很多论者都写过这种形式的诗论。尤其是皎然的《诗式》的出现,对后代诗论有重要影响,分别为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直接影响表现在皎然之后的诗格中很大一部分出自佛门僧侣之手,其佛学修养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诗格写作:间接影响是皎然《诗式》中包孕的佛学思想以及由佛学思想导致的文学观念,这种影响虽然间接但很重要。 基于以上原因,唐代诗格表现出一些普遍而明显的特点,如“门”、“势”的运用,正是诗论家对佛教术语的借鉴使用的结果。唐代诗格在形式上以“门”为结构特征,又常常以“门”论诗。 以“势”论诗虽然不是从唐代开始的,但唐代诗格以“势”来论诗歌创作中的句法问题别具特色。“势”主要指上下两句在内容上或表现手法上的互补、相反或对立而形成的一种张力。 总之,唐代诗论对佛教术语“境”的借鉴促使“境”从“佛论之境”向“诗论之境”转化,促成了最具民族特色的“意境论”的形成;对佛教术语“门”、“势”的借鉴又使唐代诗格在历代诗论中独具特色。
其他文献
如今生态正义理论已得到了我国许多环境伦理学者的关注,但却缺少在法律层面的运用,生态正义在我国仍属于道德层面而没有被纳入到具体的法律制度中来,特别是缺少生态损害赔偿
本文针对羞耻感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结合情绪心理学道德心理学的新近研究成果,对羞耻感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就羞耻感对个体道德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微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契合数字化时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使教与学相互促进,为传统课堂教学提供了重要补充;同时,引起了教学系统和结构的新变化,带来了
深入了解和控制中间包及结晶器内的钢液流动行为是保证高效连铸工艺顺行、提高铸坯质量的关键。因此,人们十分重视注流在中间包和结晶器内的流动特征的研究,最普遍的方法就是
<正>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出发点,对主流媒体所承担的使命、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最新的内容,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利用产业化形式来推进低碳化,可以促进低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应对气候"大变脸"。但总体来看,我国低碳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存在严重的发展瓶颈,诸如
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各有局限性,任何一种诉讼程序都难以理想地解决行政民事争议关联案件。法律的困惑和现实的困境促使我们寻求新的纠纷解决模式,我们所探求的路径必须着眼于
传统文化是体现我国民族特色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教育开展的文化基础。语文学科作为我国教育学科中典型的文化代表,其教学过程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将传统文化更好的
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从乒乓球运动员疲劳的特点出发,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进行了综述,并阐明每种方法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目前适合消除乒乓球运动员
<正>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自贸区成为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重要机制与平台。尤其是2009年以来,随着美国启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