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势变更原则司法适用问题研究

来源 :广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势变更原则的历史悠久,是民法尤其是合同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其早已被西方国家接受和运用。在我国虽然理论界对其颇为关注,但在制定法中一直未予明文规定。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践中对该原则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2009年出台的《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才具体规定了情势变更原则。可见在我国法律中,情势变更的确立是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而这明显是不完善的,加之情势变更本身与不可抗力、商业风险等划分不清晰,实践中出现的主张情势变更的事由较为复杂,以上种种因素共同导致了情势变更原则,在我国司法实践的适用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情势变更原则的理论基础,包括情势变更的涵义和适用条件,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等;第二章是情势变更原则的司法适用现状及困境,通过分析案件的统计数据,得出我国司法实践中适用情势变更所存在适用标准模糊,适用情形不明确,适用程序欠规范的问题;第三章是域外及相关地区的考察与借鉴,通过考察域外及相关地区的情势变更原则的司法适用,来借鉴和完善我国情势变更原则的司法适用;第四章是对我国完善情势变更原则司法适用的法律思考,以期为我国情势变更的司法实践提供一点合理有效的智力支持。
其他文献
随着1986年“新经济机制”(NEM)的引入,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实行了向世界其他国家开放的政策,并于此后一直致力于改善其商业环境,使老挝对投资者更加友好。老挝在最近修订的《企业法》、《商业银行法》和《投资促进法》等法律中规定了有利于投资者和促进其商业经营的条款,表明了国家改革的决心。其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是出台了2016年的《投资促进法》。2016年《投资促进法》将有关国内和国外投资者的法律合并在一起
目前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公安工作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当前公安便衣支队弹性工作制体系实施已不能完全适应队伍的发展和满足民警的需求,导致队伍随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以及犯罪活动的能力下降,大大降低公安工作效率,研究弹性工作制实施体系是当前公安工作的发展趋势,对提高公安工作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便衣支队弹性工作制实施体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具体探索研究弹性工作制在公安工作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
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而关键制度。本文以鹤山市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研了解到当前绩效考核体系的现状,并对现行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包括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够科学,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健全,考核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签约服务经费的考核支付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有关绩效考核理论与方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广泛的推广,加快了汽车产的发展,车企为了提高竞争力,对汽车零部件的质量要求的重要性提上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成为公司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一项值得研究和优化的课题。F公司作为一家外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在亚洲有多家工厂,服务于全球80%的整车厂,因此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公司有一套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初
2014年,中国经济环境低迷,政府为此颁布以下利好政策:放宽并购重组权限、取消行政审核、增加支付工具等,这一行为活跃了整个并购市场。然而,伴随着并购热潮出现的还有“高溢价、高估值、高承诺”的三高对赌协议以及标的公司采取盈余管理来优化业绩的行为。这对于投资者,特别是中小股东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增加了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本文选取连续三年达成业绩承诺后突然“业绩变脸”的标的公司--江苏华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传统社区治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公众实际需求,基层社会治理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社区工作者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党和政府落实各项工作的重任,扮演着党和政府联系社会公众的“桥梁”和“纽带”的角色,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对实现公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改善社区治理成效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特别
大规模农村集体土地征地拆迁是我国现阶段城镇化的必然现象。在现行农村集体土地征地拆迁制度下,我国尚无针对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问题的专门立法,仅在有关法律的个别条文中有所涉及。地方政府无法解决统一的拆迁政策供给与差异性的分散需求之间的矛盾,这导致了征拆难度急剧增加。各地区根据其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探索实践了不同特点的集体土地征地拆迁模式,如谈判式拆迁、阳光拆迁等。四川省S镇是一个在集体土地征地拆迁上极具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利用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对社会中的各主体都产生了极大的便利和利益,另一方面对个人信息的滥用、泄露等现象也十分普遍,所以平衡个人信息的保护与使用尤为重要。相较于其他部门法,民法更具有优越性也更易于实现这个目标。探讨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首先要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质,以此才能更好的发挥民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作用。因此提出以社会控制论作为理论基础,使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以收集、处理全过程中的
从现代意义上来讲,监察是对国家权力体系运行的一种监督方式,通过这种监督方式的运作从而实现国家权力内部自我调控,进而确保行政效能的有效发挥。监察法律作为监察制度运行的主要手段,在监察工作中起到了统领性、基础性的作用,在各个时期都体现出了监察法律制定的必要性。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于1948年7月17日,制定并颁布了《监察法》,其作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监察法律的集大成者,实现了这一时期监察法律的法典化。本文
自2012年民事公益诉讼入法以来,我国民事公益诉讼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案件数量一直处于攀升状态。然而,原告起诉后又撤诉的公益诉讼案件亦逐年增多,民事公益诉讼撤诉的运作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挑战,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民事公益诉讼撤诉的考察和关注却并不多。2014年后,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系列司法解释,对民事公益诉讼的撤诉程序作出了不同于普通民事诉讼案件的规定。但是,该程序仅以“原告可以提出撤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