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革命圣地”是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随着人们对中国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革命圣地”一词得到愈来愈广泛的使用,但不规范使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在对“革命圣地”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对其标准进行建构,这对规范“革命圣地”一词的使用,正确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和弘扬革命精神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史料为基础,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按照考察历史事实、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总结现实意义的思路谋篇布局。首先,对“革命圣地”进行历史考察。从现有史料来看,“革命圣地”一词最早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革命圣地”专指延安;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圣地”指发生了革命斗争的地方;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革命圣地”指发生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地方;“文革”时期“革命圣地”指和毛泽东相关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革命圣地”指老一辈革命家从事革命事业的地方。其次,立足现实,对“革命圣地”一词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由于对“圣地”的词义理解不透彻,对“革命圣地”的概念和划定标准认识不清,所以“革命圣地”一词在使用中出现了不规范现象。再次,对“革命圣地”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为其建构起一个科学标准。“革命圣地”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8年间,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吸引、培养了大批革命人才,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的地方。研究认为“革命圣地”的标准应包含以下四方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工作、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发生了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并产生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吸引、培养了大批革命者,孕育、形成了内容丰富、源远流长的革命精神。最后,“革命圣地”规范化促进了“革命圣地”一词的规范使用,为准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深入理解革命精神提供了保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在全面历史考察的基础上,尝试提出“革命圣地”的概念和划定标准,这可以说是一项创造性研究工作;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甄别工作,试图为“革命圣地”一词的规范使用做一点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