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发病率每年以4.2%的速度发展,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5万,全世界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数约100万,年死亡人数大于50万。目前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辅以局部或全身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但总的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尤其是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 CRLM)的发生率可高达50%。因此欲获得理想的疗效尚有待于其它治疗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不断有新的基因被发现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包括P53基因、K-ras基因、VEGF等,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研究在临床中选取了78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K-ras基因突变及P53蛋白检测,分析K-ras基因突变类型、频率,及P53蛋白表达情况,探讨K-ras基因突变、P53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性别、年龄、原发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等病理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我院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为33.3%。K-ras基因以12,13密码子突变最为常见。12密码子突变率为24.4%,突变方式主要为GGT→GAT突变(50%);13密码子突变率为9%,突变方式均为GGC→GAC突变(26.9%)。K-ras基因突变均为单个碱基的点突变,主要为G→A突变(76.9%)。K-ras基因突变和分化程度、肝转移有相关性。结直肠癌患者P53阳性表达率为79.5%。P53蛋白表达与肝转移有相关性。从而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