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提高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对于提高植物油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ate acyltransferase,LPAT)以溶血磷脂酸为底物生成磷脂酸,是生物体内油脂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在拟南芥中超表达甘蓝型油菜BnLPAT2基因可提高拟南芥种子含油量和亚麻酸含量,然而其机理尚未得到充分解析。为研究超表达BnLPAT2拟南芥种子亚麻酸积累过程中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对于提高植物油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ate acyltransferase,LPAT)以溶血磷脂酸为底物生成磷脂酸,是生物体内油脂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在拟南芥中超表达甘蓝型油菜BnLPAT2基因可提高拟南芥种子含油量和亚麻酸含量,然而其机理尚未得到充分解析。为研究超表达BnLPAT2拟南芥种子亚麻酸积累过程中的机理,本研究以超表达BnLPAT2(BnLPAT2-OE)拟南芥株系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分别与脂肪酸脱氢酶(Fatty acid desaturase,FAD)基因fad7fad8双突变体株系、三半乳糖基二酰甘油通道蛋白(Trigalactosyldiacylglycerol,TGD)基因tgd2突变体株系和tgd4突变体株系进行杂交,并获得fad7fad8/BnLPAT2-OE、tgd2/BnLPAT2-OE和tgd4/BnLPAT2-OE纯合拟南芥株系。通过对比分析上述不同株系种子中亚麻酸含量的差异,揭示超表达BnLPAT2提高拟南芥种子亚麻酸含量的分子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超表达BnLPAT2拟南芥种子的磷脂酸、二酰甘油和磷脂酸胆碱含量大幅提高。对BnLPAT2-OE拟南芥种子进行了脂质组分析,并测定了其种子脂质的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BnLPAT2-OE种子的磷脂酸含量较野生型提高了56%,且三酰甘油的两种合成前体二酰甘油和磷脂酸胆碱含量分别提高了55%和112%,其它磷脂(如甘油磷脂和磷脂酰乙醇胺等)的含量也均显著提高。上述结果表明,磷脂酸、二酰甘油和磷脂酸胆碱等脂质含量的大幅提高是造成BnLPAT2-OE种子含油量提高的重要原因。2.TGD蛋白在超表达BnLPAT2提高拟南芥种子亚麻酸含量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脂质组分析发现,BnLPAT2-OE拟南芥种子中单半乳糖基二酰甘油和双半乳糖基二酰甘油两种糖脂的含量分别提高了60%和100%,同时糖脂中的亚麻酸含量最高提高了25%。进一步对tgd2和tgd4拟南芥突变体株系,以及tgd2/BnLPAT2-OE和tgd4/BnLPAT2-OE拟南芥株系进行了种子中亚麻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tgd2和tgd4突变体种子的亚麻酸相对含量与野生型相当,但tgd2/BnLPAT2-OE和tgd4/BnLPAT2-OE种子的亚麻酸相对含量与BnLPAT2-OE相比分别降低了5%和2.5%。该结果表明,TGD蛋白在超表达BnLPAT2提高拟南芥种子亚麻酸含量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fad7fad8/BnLPAT2-OE种子中的亚麻酸含量介于fad7fad8双突变体和BnLPAT2-OE之间,这表明FAD7和FAD8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超表达BnLPAT2促进拟南芥种子亚麻酸积累的过程。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超表达BnLPAT2提高拟南芥种子亚麻酸含量的分子机理。该研究为深入研究脂质代谢过程,以及提高种子含油量与改善油脂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u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神经发育障碍中常见的一种,主要临床特征为社交障碍、重复性刻板行为和限制性兴趣。自闭症谱系障碍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1%~2%,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致病机制研究未完全清楚,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其致病机制。临床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在自闭症谱系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的遗传变体被报道与自
女性不孕症是指排除男方生育问题的适龄女性在进行规律性无保护措施性行为一年以上而未怀孕。卵母细胞形态、结构等异常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透明带异常、空卵泡综合征、卵母细胞退化等。本研究共收集了8个以卵子透明带异常为特征的原发性女性不孕家系,通过遗传分析,发现有4个家系的患者携带透明带异常致病基因ZP2(Zona pellucida glycoprotein 2)的新突变,包括家系1的
血管内皮广泛存在于多个组织和器官中,在调节正常血管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甚至是感染性疾病(如新冠肺炎)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血管内皮功能和内皮功能障碍调节机制,对于全面了解内皮功能的调控机理,指导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靶向治疗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NINJ2是ninjurins家族成员之一,由188个氨基酸残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5,mGlu5)属于C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大量研究报道,激动剂与mGlu5结合使捕蝇夹结构域(Venus flytrap domain,VFT)关闭,进而通过半胱氨酸富集区传递到七次跨膜区的第2个胞外环,导致每个亚基的跨膜区旋转到TM6界面,从而激活
长寿作为人类永恒的科学命题,探究与寿命相关的机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医学价值。秀丽隐杆线虫(线虫)是一种生存于土壤中的线虫,具有寿命短、生长时间快和全基因组测序完成等特点,这让其成为研究寿命及相关机制的常用模式动物。蛋白质稳态是长寿和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热休克反应则与蛋白质稳态的维持密不可分。本课题以热休克反应作为切入点,探究哪些基因对其有影响。哺乳动物Nrf/CNC蛋白(Nrf1、Nrf2
由于癌症传统疗法的局限性,基于纳米技术的纳米药物被开发出来。然而临床使用的纳米药物包括多柔比星脂质体(Doxil)和白蛋白结合紫杉醇(Abraxane)等在面对实体瘤时仅表现出有限的治疗效果。递送障碍和缺乏肿瘤干细胞杀伤是纳米药物难以获得理想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目前,纳米材料介导的光热疗法在增强纳米药物的递送和肿瘤干细胞杀伤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一方面光热能改善肿瘤微环境,提高纳米药物的肿瘤富集和深部
自噬是真核细胞中一种基础的细胞行为,在细胞受外界环境胁迫下的生存和自身稳态的维持过程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在自噬过程中,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细胞器等物质由双层膜包被形成自噬体(autophagosome),随后与溶酶体或液泡融合,内容物被进一步降解。在自噬体形成的过程中,多个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ATG)表达的蛋白直接参与其中。其中Atg18可以作为磷脂酰肌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发生与维持与心房结构重构和电重构有关,心房结构重塑包括炎症、细胞肥大、心房扩张和纤维化,它们作为致心律失常的底物(substrate)累积,导致异常电信号的形成和传导。电重构包括影响心房心肌激活和传导的离子通道特性的改变,间隙连接的功能障碍或损伤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目前房颤的遗传基础尚不清楚,本课题中,通过对房颤病人进
高等植物种子萌发需要在合适的季节和环境条件下进行,该过程受到种子休眠机制的调控。研究发现植物特有的基因DOG1(DELAY OF GERMINATION 1)可调控种子休眠,并参与ABA和糖信号等通路。DOG1首次是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发现的,其他植物中DOG1的同源物DOG1L(DOG1-LIKE)也有所报道。小麦是全球主粮之一。尽管DOG1在拟南芥中有较详尽的功能研究,但有关小麦TaDOG1L的
代谢型γ-氨基丁酸B型受体(Metabotropicγ-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 B,GABABreceptor)属于C族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由两个亚基GB1和GB2组成。GABAB受体是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其功能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据报道,编码GB2亚基的GABBR2的A567T、A707T突变与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