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理解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事实上,听力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它本身就是一种技巧。在听的过程中,听者想获得的是对说话者所说内容的理解。要达到这种理解,听者要利用语境线索,背景知识和依靠许多学习策略。积极的听者会利用背景知识,带着目的去理解说话者的意思。本文通过对山东胜利职业学院2003级两个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研究,说明了背景知识对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目前,中国学生英语听力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王宗炎先生曾说:“教听力课时老师只管放录音,对学生不给半点提示点拨,也并非罕有现象。”在听力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没有任何背景知识的提示。听完一两遍后,老师就对对答案,然后再让学生一句句的重复听。这样的听力教学并没有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更像是在考学生的听力。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以图式理论为指导,研究背景知识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图式理论的首倡者Bartlett(1932)和后来的Rumelhart(1980)都认为听者的背景知识对他理解新的文章起着关键作用,也就是说听者只有在利用以前所获得的知识时才会理解新的课文。听者以前所获得的知识就是听者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包括听者以前所学的各种知识,如语言知识、社会知识、文化背景、生活常识等等。在听力过程中,听者应该激活自己的背景知识,并利用它们来理解新的课文。因此,听力理解就好比在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搭一座桥,听者要联系旧知识去理解新知识。听者对新课文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激活了相关的背景知识。教师应采取不同方法提供给学生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样学生会利用它们去预测和解释下文,最终理解大意。本论文包括五章:第一章回顾了听力理解的性质和过程及国内外听力理解研究方面的成就;第二章介绍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的图式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第三章介绍了实验的对象、材料、步骤及方法;第四章用社会学统计软件包(SPSS)对实验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讨论;第五章是本实验对听力教学的启示和建议。本论文通过实验得出如下三个结论:职业学院的学生缺乏背景知识,从而影响他们的听力理解;让学生掌握背景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背景知识是可以学习的,通过强化背景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