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特定应用的拥塞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rjlc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海量的训练数据推动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像分类、语音识别、无人驾驶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机器学习模型的不断增大,日益复杂的计算任务对存储和计算能力的需求需要通过分布式机器学习系统来解决。大规模分布式机器学习普遍采用的数据并行的分布式策略会产生典型的多对一流量模式,快速增长的参数同步数据量规模和频率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带宽需求。网络通信成为了分布式系统机器学习应用完成速度的重要瓶颈。传统的拥塞控制策略没有考虑分布式机器学习应用的通信模式和流量分布特征,粗粒度的控制机制使网络不能灵活响应网络波动,导致网络出现拥塞,影响分布式机器学习的训练速度。本文根据当前拥塞控制策略的研究思路,从单路径传输和多路径传输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相关策略,并从这两种思路出发,针对基于单路径传输的流完成时间优化问题和基于多路径传输的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incast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当前方案控制粒度粗、对后续流量预测性差以及收敛速度慢的问题,论文设计了基于单路径传输的时延量化拥塞控制策略。通过量化数据包排队时延并添加流量变化趋势,该方案能够获取细粒度的链路状态信息。状态信息采用快速反馈机制生成自定义数据包发送回源端,减少了滞留时间。发送端根据反馈信息采用发送速率调整算法准确控制发送窗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效提高20%的网络吞吐,降低50%的平均流完成时间,改善小流完成时间长尾问题。为了在保留多路径传输网络利用率优势的同时,解决多路径传输本身机制对TCP incast问题的影响,本文设计了基于多路径传输的子流自适应拥塞控制策略。通过细粒度的拥塞信息感知以及根据拥塞信息的子流数目自适应机制,该方案能够动态调整可用子流数目并根据子流路径拥塞程度选择轻拥塞路径进行传输。在不降低网络利用率的同时,该方案能够增强网络对TCP incast问题的容忍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多路径传输下的TCP incast问题,性能表现与基于单路径传输的拥塞控制策略相当。在一定条件下,该方案具有更高的网络利用率以及更低的队尾时延。
其他文献
"三明显性核不育水稻"突变体是由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1年在杂交组合"SE21S/Basmati370"的F2代群体中发现的。其不育性受1个显性基因控制(将该基因命名为SMS)。经过多代
20世纪80年代,海外客家华人华侨中涌起了一股寻根祭祖的热潮并由此拉开了客家旅游的序幕。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客家文化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并且吸引了学术界对其进行研究,特别是在广东、福建和江西的客家地区,客家文化旅游成为了三地的旅游热点。这股热潮极大地推动了客家文化的深入挖掘,但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客家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破坏和淡化等现象。尤其是为逢迎市场需求,各种项目都以“客家”冠名,不但没有发掘
目的引导护生在实习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做好阶段性总结。方法将同期实习的90名护生分为两组,实验组45名护生使用自行设计的“临床实习出科报告”进行归纳总结,观察组45名护
介绍了高效浓缩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论述了针对黑化集团蒽德炉工况所研发的NSG20型高效浓缩机的计算及选型情况。
将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与下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IP-seq),已成为功能基因组学、特别是基因表达调控领域研究的关键技术。ChIP-seq实验带来
当下,药品包装上需要印刷越来越多的可变信息,这种需求迫使包装企业开始考虑热转移印刷。现在,热转印正在以迅猛的攻势逐渐占据柔性版印刷的市场。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