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踝关节扭伤为骨科门急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约90%会累及外侧副韧带,约70%—85%的踝关节扭伤经急诊处理及功能锻炼后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但临床上由于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认识不足、治疗不当,约有20%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且常合并关节内的各种病变,如关节内软骨损伤、骨性撞击、关节内游离体形成等,加重踝关节功能障碍。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发病原因与患者既往有反复的踝关节扭伤史、关节内各种病变、足部畸形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主要有关节不稳感、慢性疼痛及踝关节本体感觉受损等。慢性外侧踝关节不稳主要分为机械性不稳和功能性不稳,目前功能性不稳主要选择保守治疗,部分机械性不稳可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为解剖修复:主要包括Brostrom法及改良的Brostrom法;一类为解剖重建:运用自体或异体肌腱重建外侧副韧带;另一类为非解剖重建术:主要包括Watson-Jones术、Evans术及Chrisman-Snook术。以上各手术中解剖修复尽可能的恢复了外侧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具有较好的机械限制作用、手术时间短、保留了大量的踝关节周围本体感受器,术后并发症较少、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被广泛用于外侧副韧带的修复。无论哪种手术方式,若对于合并关节内病变的患者仅行韧带修复而未处理关节内的病变会大大降低术后疗效,因此在行手术修复外侧副韧带的同时处理关节内的病变尤为重要。本文将踝关节腔清理与外侧副韧带修复两种手术方式联合即处理了关节内的病变,又修复了外侧副韧带可更好的治疗慢性外侧踝关节不稳,通过观察患者术后不同阶段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以评估手术疗效。目的:外侧副韧带修复结合踝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处理关节内病变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诊治的28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踝关节镜处理关节内病变后修复外侧副韧带,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应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对各患者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AOFAS术前评分为(40.63±4.75)分,术后3个月评分为(68.75±3.65)分,6个月评分为(90.00±1.31)分,1年评分为(91.25±1.28)分,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外侧副韧带修复结合踝关节腔清理是治疗慢性外侧踝关节不稳的有效方法,通过踝关节镜技术可有效的处理关节内增生的滑膜、游离体、软骨损伤等关节内病变,此种联合手术可显著提高踝关节功能,有效缓解踝关节疼痛及延缓踝关节症状进一步恶化。外侧副韧带修复结合踝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处理关节内病变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