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关于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备受关注,感恩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迄今为止,关于感恩影响心理健康的内部机制鲜有研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日益受到关注,已有的研究发现: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不仅能通过情绪调节,帮助控制情绪冲动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还与感恩关系密切。因此,研究感恩、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仅能够明确感恩影响心理健康的具体机制,也丰富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领域的研究成果。高中生由于所处的阶段特殊,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对此多加关注以及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显得非常有必要。本研究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修订版)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山东两所高中86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首先分析高中生感恩、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结果表明:(1)感恩、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均大于理论中值,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总均分处于轻度范围(即2-2.99)内;(2)女生的感恩总分显著高于男生,父亲文化程度低的学生的感恩总分显著高于父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3)独生子女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分数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高二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显著高于高一学生,父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显著高于父母亲文化程度低的学生;(4)女生的心理健康总均分显著低于男生;父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总均分分别显著低于父母亲文化程度低的学生。接下来主要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检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感恩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正相关,感恩与心理健康总均分显著负相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总均分显著负相关,感恩负向预测心理健康和正向预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负向预测心理健康,且感恩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间接作用显著。最后,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制定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方案对24名高中生进行干预,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比之前有了显著增加,并且心理健康总均分有了显著下降。据此,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高中生的整体感恩水平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状况良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轻微问题。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女生的感恩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男生;独生子女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好于非独生子女;高二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好于高一学生;母亲是大学学历的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母亲是初中水平的学生;母亲的文化程度越低,其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父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孩子的感恩水平越低;父亲是大学学历的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父亲是初中水平的学生;父亲的文化程度越低,其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2)高中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感恩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高中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活动是有效果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