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来V去”格式的认知分析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王平指导老师:杨文全教授“V来V去”是来回往复的位移事件“投射”(project)到汉语中而形成的一个语法格式,是汉族人认识发展的结果,也是汉语自身发展的结果。从先秦到六朝,对于活动“V”之后发生活动“来/去”这样的事实,人们一直是看作两个事件,先用“V+X+来/去”加以指称,后逐渐改为“V来/去”,其结构性质都为连动。到唐宋时期,人们不再将“V”和“来/去”看作两个事件,而是一个复合位移事件。这样,格式中的“来/去”就不再独立地表活动,而是表“V”的趋向;“V来/去”转变为动补结构。“V来V去”格式产生于唐朝,是由“V来”和“V去”整合而成的。“V来”表示向说话人靠拢的事件,“V去”则表离去。对于连续发生的多个“靠拢”和“离去”事件,人们不是交替使用多个“V来”和“V去”加以表示,而只是将“V来”和“V去”粘合成“V来V去”。这是因为,人们并不是将连续发生的“靠拢”和“离去”看作多个事件,而是一个包含着多阶段的复合位移事件。这就是该格式的认知基础,即人们认识上对相应事件的整合。“V来V去”格式所表示的是活动的往复性。该格式产生于空间领域,表示移动者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作折折返返的移动,即移动行为不是沿一个方向发展下去,而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回复到先前的地点,即具有回复性,比如“走来走去”。该格式产生后不久就进入非空间领域,意义发生了虚化,即有了“隐喻”(metaphor)用法。非空间域的“V来V去”是虚拟的位移活动,仍具有往复性,即每隔一定时间回复为先前所呈现的方式或状态,比如“劝来劝去”所表现的情况是“劝”的活动在持续,而“劝”的方式方法在重复使用。人们做事时,如果不能顺利地进行而必须反复多次或连续不断地做,那根本原因在于所做事情的复杂难办性。面临一件复杂而难办的事情,人们会感到不安;处置过程的往复折返则会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并且,这样往复折返、费时耗力的活动还不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这样的活动是很难令人满意的。这种难以令人满意的活动“投射”为“V来V去”格式,也就使该格式带上了“不如意”的主观色彩。人们使用它时往往表露出不满、懊恼、遗憾、反对、批评等情绪或态度。不过,用该格式描述具有[+小巧]特征的移动者(如小孩、鸟雀)的活动时,可以表现他/它们活泼、矫健的特点,往往体现出说话人的喜爱、欣赏、赞扬之情。当然,“V来V去”作客观描述的情况也比较常见。“V来V去”格式在语用上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色彩,使它带着明显的汉文化含义,在用法上存在着是否得体的问题,这是很值得使用者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