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一站式”治疗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并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18年01月期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确诊为急性左下肢DVT合并IVCS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为接受“一站式”治疗方案的患者,共33例,B组为接受分期手术治疗的患者,共34例。A组患者在一次住院期间程序性给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髂静脉球囊扩张(PTA)+支架植入术、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B组患者第一次住院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DVT,症状好转后出院,院外抗凝治疗,术后2周再次入院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根据患者意愿同期或择期行髂静脉PTA+支架植入术或单纯髂静脉PTA。观察两组患者的发病时间、D-二聚体检测值、患肢周径、治疗前后静脉通畅评分、溶栓治疗时间、并发症、血栓复发、滤器内血栓、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住院时间、住院次数、住院费用等指标,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A、B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术前指标评估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静脉通畅性,A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大腿围、小腿围及静脉通畅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01),B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大腿围、小腿围及静脉通畅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结束后,计算A、B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腿围差、小腿围差、静脉通畅评分差,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均P>0.05)。A组患者血栓复发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且A组患者血管穿刺次数显著少于B组患者(P=0.006),但两组的溶栓时间无显著差异(P=0.396)。A、B组患者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肺栓塞无显著差异(P=0.756,P=0.306),所有患者滤器内均未见血栓。A组患者住院次数显著少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总住院时间同样低于B组患者(P<0.001),总住院费用无显著差异(P=0.71)。随访期间,A组患者2例血栓复发(2/33,6.06%),B组患者8例发生血栓复发(8/34,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而两组患者PTS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247)。随访期间A组患者静脉通畅评分显著低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一站式”方案治疗急性左下肢DVT合并IVCS近期效果确切,在不增加并发症及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取得与分期手术相同的疗效,远期并发症的预防优于分期手术,同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次数,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