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基础设施始终被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又将“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作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之一。2009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投资4万亿元资金扩大内需,重点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领域。河北省以此为契机,用足用好国家扩大内需财政资金,大幅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总量,明确投资产权,整合投资重点,开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局面。但是,河北省作为东部地区农村经济中等发达省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仍明显不足,效率仍然很低下,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如何切实提高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找到一条适合河北省农村特色的供给之路,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在分析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相关理论,提出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目标的基础上,分阶段分析了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演变规律;结合河北省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对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和投资方式进行了总体分析;依据河北农业基础设施调查数据,对河北省生产性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现状分别进行了分析,指出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不足制约了河北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其次,为了分析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效果,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近年来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效果进行评价,认为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效果基本是在逐渐变好;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河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并通过对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政府投资效率进行分析,建立了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在大量农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对影响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农户对基础设施的满意度因素进行识别,并依据调查问卷对河北省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的需求内容进行了分析。再次,鉴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对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农户投资及社会资本投资进行分析,并通过对中央财政支农政策导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外部环境、融资体制、融资渠道、投资方式、投资效益、农民个人与村集体的投资力度、竞争机制等层面的分析,研究了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经验,提出改革和创新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目标,指出政府财政投资、农户投资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农业基础设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创新多元投资方式和提高投资效率,增加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最后,本文依据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发展方向,对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管理模式的选择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实行公私合作模式、鼓励市场竞争、实施企业化运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