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目的:研究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宫内孕需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组(PN组)。2组患者术前15min均肌肉注射间苯三酚40mg,手术开始前P组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0mg/kg;PN组先静脉注射纳布啡0.1mg/kg,2min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0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之无应后手术开始。术中患者出现肢体活动影响手术操作时追加丙泊酚0.5mg/kg。记录2组患者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宫颈扩张结束时(T2)及术毕时(T3)的MAP、HR、SpO2;记录2组患者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苏醒后5minVAS评分及在恢复室中最高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的发生情况及手术医师和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和有无阴道分娩史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T0、T1、T2和T3时的MAP、HR、SpO2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PN组患者丙泊酚总用量减少,苏醒后5minVAS评分降低,在恢复室中最高VAS评分明显降低,且手术医师和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高(P<0.05)。小结:0.1mg/kg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时是安全有效的。术中患者体动反应少,手术过程平稳,术后不延长苏醒时间,手术医师和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高,患者术后宫缩痛明显减轻。第二部分纳布啡或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比较目的:比较纳布啡或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无痛宫腔镜电切术的子宫粘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P组)、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组(PN组)和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组(PQ组)。手术开始前3组患者均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mg,3min后P组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PN、PQ组分别先静脉注射纳布啡0.1mg/kg、羟考酮0.05mg/kg,2min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手术开始。术中患者出现体动反应时追加丙泊酚0.5mg/kg。记录3组患者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5min(T2)及术毕时(T3)的MAP、HR、SpO2;记录3组患者手术开始时有无体动反应、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后10minVAS评分及VAS评分≥4分的患者的例数;记录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的发生情况及手术医师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身高和体重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T0-3时的MAP、HR、SpO2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3组患者的MAP在T1时降低(P<0.05),在T2和T3时无明显差异(P>0.05);HR和SpO2在各时间点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PN组和PQ组患者丙泊酚总用量减少、苏醒时间缩短、术后10minVAS评分及VAS评分≥4分的比例均降低(P<0.05),且手术医师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与P组比较,PN组患者手术开始时体动反应明显减少(P<0.05)。与PQ组比较,PN组患者术后10minVAS评分降低(P<0.05)。小结:0.1mg/kg纳布啡或0.05mg/kg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宫腔镜电切术镇痛时均是安全有效的,术中患者体动反应少,手术过程平稳,手术医师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高,且与0.05mg/kg羟考酮相比,0.1mg/kg纳布啡对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更有优势。结论:1.0.1mg/kg纳布啡用于人工流产术和宫腔镜电切术镇痛时是安全有效的,术中患者体动反应少,手术过程平稳,术后不延长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少,手术医师和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高。2.与0.05mg/kg羟考酮相比,0.1mg/kg纳布啡对减轻宫腔镜电切术后患者的疼痛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