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NP1+NP2”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动名组合形式,以往关于这一对象的研究多集中于双宾结构,但这一词类序列并非只有双宾这一种结构类型。本文选取词类排布序列相同的“V+NP1+NP2”作为研究对象,试对“V+NP1+NP2”这一序列涵盖的结构类型作详细的普查,梳理出它的结构类型,并讨论每类结构的句法语义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引进及物性理论,具体分析“V+NP1+NP2”内部各类结构的及物性,并清理其内部的多义情况,以期对动名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及意义,梳理学界对“V+NP1+NP2”的相关研究,并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等。 第二章旨在描写“V+NP1+NP2”的结构类型。结合“V+NP1+NP2”形式上的特点、动名间及两个名词性成分间的句法和语义关系,本文将其分为六类:C1“给他三本书”类;C2“偷他三本书”类;C3“训了半天小李”类;C4“编选论文48篇”类;C5“拜访旧友吴敬琏”类;C6“喜欢他大眼睛”。同时,考虑到语用因素,我们把“编选论文48篇”一类结构看作是“V+数量名”结构的变式,这种变式是为了强化语用焦点而形成的语用变异性结构。 句法上,“V+NP1+NP2”的六个小类结构分别归属于双宾结构(C1、C2)、动补宾结构(C3)、单宾结构(C4、C5、C6A类)和兼语结构(C6B类)。语义上,C1侧重于表领属关系的实现,C2主要表领属关系解除或受损,C3强调动作行为的时间性,C4、C5事件性强,C6A类动宾语义不表述为事件,C6B类结构的致使义强。 第三章从及物性的角度讨论“V+NP1+NP2”。从动词、宾语和构式三个方面分别对“V+NP1+NP2”各小类结构的及物性参数进行测算,发现C1类结构的及物性最高,最适合作为“V+NP1+NP2”型双及物的原型构式,“领属关系的实现”最适合作为双及物的原型义。其他几类结构都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原型,其中C6类结构及物性最低,是整个连续统中最不典型的成员。 第四章考察“V+NP1+NP2”内部多义情况。“V+NP1+NP2”中的多义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V+NP1+NP2”本身表义的丰富性,二是“V+NP1+NP2”内部同形多义的复杂性。分析发现,造成“V+NP1+NP2”同形多义的原因主要有一词多义、词的兼类、“NP1”的虚指与实指、不同领属关系的同形以及不同句法结构的同形等,而变化、添加等方式是分化这类多义的有效方式。 第五章结语,对本文所讨论问题进行总结,说明本论文研究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深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