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区域创新能力正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而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率的高低则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构筑和完善自身的区域创新体系,希望通过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来加速经济增长。在这方面,欧美先行一步,并因此取得了明显优势。
与此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象牙塔”角色定位,大学异军突起,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除企业之外的另一极重要创新源。因此,研究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就不可避免地要论及致力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创业型大学”的创新创业能力,即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扩散能力,二者的本质属性在三螺旋理论中得到了高度统一,二者的共同落脚点在于能有效地创造出区域创新绩效。
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研究背景,通过对我国大学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的数据分析、以及中美两国高校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等途径,提出如何发挥我国大学的“创业者”身份,推动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成熟和完善的可行性建议。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结论如下:
(1)研究区域创新能力和创业型大学相关理论,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大学区域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创业型大学建设路径是同步的,二者结合的焦点在于创业型大学“创业”的属性,即通过大学特有的知识创造优势,通过专利出售和新公司成立等知识传播途径,创造区域范围内的创新绩效,实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2)借鉴美国高校区域创新的成功经验,以及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编写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本文设计了一套评价我国高校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
论文的评价总指标涉及高校知识创造、知识传播以及区域创新绩效三个方面,其中,知识创造指标是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发挥的源泉;知识传播指标成为沟通大学知识创造以及实现区域创新绩效的核心指标:区域创新绩效指标是对大学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最直观反映。该评价指标体系在测定我国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同时,也在对我国高校的“创业”能力进行评价。
(3)选取核心指标,对北京地区和美国硅谷地区高校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数据比较分析,并通过中美两国高校的差距评价,找出我国目前高校区域创新能力较美国高校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提升我国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和探索我国“创业型大学”模式的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