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yS对噬菌体展示文库的筛选及其受体突变体的研究

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j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是1999年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的一个新成员,主要调节B细胞的增殖、分化,BLyS表达异常会引起严重的免疫功能紊乱。本研究首先在大肠杆菌中对BLyS<,134-285>进行了可溶表达,获得了有活性的表达产物,以BLyS<,134-285>为靶蛋白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亲和淘洗,筛选到一结合肽;其次将该肽与BLyS受体-B细胞成熟抗原(BCMA)胞外区序列比较,确定位点对BCMA进行了定点突变,并找到BCMA与BLyS<,134-285>结合的关键氨基酸;同时,我们用BLyS<,134-285>和FP248两种蛋白分别对噬菌体展示scFv文库进行淘洗,在获得各自高亲和力克隆的基础上,成功地将抗体噬菌体作为一抗在Western blot中应用,为Western blot中一抗的获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研究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低温诱导获得了BLyS<,134-285>的可溶性表达,经过Ni-NTA树脂纯化表达产物,纯度达到80%左右;分离小鼠脾脏B细胞,用MIT法测定BLyS<,134-285>对其的增殖情况,证实了BLyS<,134-285>的活性。以BLyS<,134-285>为靶蛋白对噬菌体展示随机12肽库进行了筛选。经过3轮淘洗,噬菌体产出与投入的比值逐轮升高,表明与BLyS<,134-285>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得到了富集。在洗脱时我们采用了酸洗脱与受体竞争洗脱相结合的形式,最后从第3轮高浓度受体洗脱下的噬菌体中,随机挑选20个克隆用ELISA测定结合活性,并将强阳性信号的克隆送出测序,多个克隆在测序后得到了同一个小肽序列(T1)。将T1与GST融合,在大肠杆菌获得高表达,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50%,用Glutathione-agarose纯化后纯度高达95%。ELISA实验进一步确证了融合表达的T<,1>与BLyS<,134-285>的结合活性。(2)利用Vector NTI软件将T1与BCMA胞外区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得到与T1最为相似的位点:Gln<25>、Leu<26>、Arg<27>和Thr<32>。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了4株BCMA的突变体(mBCMA): Q25D/R27Y、126G、R27Y以及Q25D,并分别将各个突变体与IgGlFc融合(mBCMA-FC1),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可溶表达,表达产物经Protein A-Sepharose纯化后,4株mBCMA-Fc1的纯度均在95%以上。最后通过ELISA检测证实突变体Q25D/R27Y、Q25D以及R27Y,同BLyS<,134-285>的结合活性较突变前变化较大,结合能力降低;突变体L26G同BLyS<,134-285>的结合活性较突变前变化较小。因此Gln<25>,Arg<27>氨基酸为与配体结合的关键区域,Len<26>对BCMA同配体的结合影响较小。 (3)以BLyS<,134-285>和即248为靶分别对噬菌体展示scFv文库进行筛选,各进行4轮淘洗后,特异性结合靶蛋白的噬菌体均得到富集,BLyS<,134-285>与FP248筛选的第4轮产率分别是第一轮的10<4>及10<,2>倍。从第四轮洗脱的噬菌体中各随机挑选20个克隆用ELISA鉴定它们与BLyS<,134-285>的结合活性。在获得各自高亲和力噬菌体克隆的基础上,考察抗体噬菌体可否作为抗靶蛋白的第一抗体用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抗体噬菌体作为一抗在Western blot中能够特异地检测出相应抗原,并且抗体噬菌体的稀释倍数同其与抗原之间的亲和力成正相关。为Western blot检测中一抗的获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丹黄祛瘀方联合葆宫止血颗粒对子宫瘢痕憩室致气虚血瘀型经期延长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行经天数、证候积分、憩室的变化等指标,探讨丹黄祛瘀方治疗子宫瘢痕憩室致经期延长的作用机制,丰富本病“多虚多瘀”的病机内涵,为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  方法:收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治疗组运用中药丹黄祛瘀方联合中成药葆宫止血颗粒治疗,对照组仅运用中成药葆宫止血颗粒治疗,治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胃脘下俞穴、阳池穴结合耳穴压豆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方案,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胃脘下俞、阳池、肺俞、胃俞、肾俞、三阴交、太溪结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按压耳穴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神门、脾、胃、肾、胰胆、肺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针刺主穴肺俞
学位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腧穴规律并挖掘新的针灸处方,比较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新处方与常规针灸处方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并通过脑储备能力评测平台检测脑储备能力评分,以判断患者脑功能恢复情况,为临床治疗卒中后抑郁提供新方参考和新的评价指标。  方法:将62例PS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以接受治疗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在研究过程中两组各有1例患者因个人原因脱落,最终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伴有耳鸣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方法:1.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突聋伴耳鸣的患者(耳鸣至少有一侧与听力损失为同一患耳)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6人,若双耳都有听力损失,以新发病患耳入组。2.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泼尼松每天1mg/kg(最大剂量建议为60mg),晨起顿服,连用5d,不必逐渐减量,5%葡萄糖250ml+金
目的:观察针刺神门穴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以期为针刺治疗本病的临床选穴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将54例DCAN患者随机分为神门组(27例,脱落1例)和悬钟组(27例,脱落1例),共52例纳入统计分析。神门组患者给予针刺双侧神门穴,悬钟组患者给予针刺双侧悬钟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针刺前、后5min的心率变异性(HRV)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低频
目的:通过对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临床观察,比较合谷刺配合隔药饼灸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本病的疗效差异。  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30例给予合谷刺配合隔药饼灸治疗,为治疗组;另外30例给予常规针刺治疗,为对照组。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2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结束后分别填写简化McGill疼痛问卷、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量表(MPES),统计分
目的:依据“气质学说”理论选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并观察其临床疗效,以期为失眠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依据五态性格进行选穴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选穴针刺。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时各进行一次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的测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的变化情况,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
目的:应用齐鲁脏腑推拿治疗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观察脏腑推拿对伤科类疾病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课题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标准的68例气血亏虚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纳入课题,随机分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齐鲁脏腑推拿疗法,对照组采用颈项部常规推拿疗法。两周(6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和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进行分析评价,对比两组疗效差别。随访3个月。 
目的:应用腹部隔姜泥十字灸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经前期综合征,比较其治疗前后的症状及体征变化,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提供新的临床参考和思路。  方法:筛选符合课题纳入标准的70例气滞血瘀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入腹部隔姜泥十字灸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5例。两组治疗均在每次月事来潮前14d开始,经来则止,共观察3个月经周期。对比治疗前、后经前期综合征患者中医症状积分以及月经前期症状积分(COPE)的变化情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受试患儿干预前后主证、次证改善情况,主证评分、次证评分的变化及疗效指数,对比小儿推拿疗法与玉屏风散药物治疗肺卫不固型小儿汗证的临床疗效,进而总结小儿推拿治疗肺卫不固型小儿汗证的规律。并通过观察治疗组受试患儿干预前后血清中乙酰胆碱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小儿推拿治疗肺卫不固型小儿汗证的作用机制,从而为推广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肺卫不固型汗证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深入研究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