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漱溟,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被誉为“文化中国的象征”、“最后一位儒家”。梁漱溟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学说的研究,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寻求中华民族自救之路,重建新儒家学说,故海内外学者称之为“现代新儒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梁漱溟开始着手于中国社会的改造,将自己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改造社会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去,形成一套具有现代意识的教育主张,并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论文集》、《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教育论文集》等大量著述。梁漱溟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以及这种思考之下的乡村教育主张及其实践,对于今天的农村建设及社会改造仍有其重要的参考意义。纵观梁漱溟的一生,他始终心系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了什么,二是社会问题亦即中国问题,中国向何处去。”①在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上,梁漱溟把切入点放在了中国的乡村,认为乡村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前提,而乡村教育则是乡村发展的动力。乡村教育思想首先立足于现有的乡村文化思想基础之上,梁漱溟立足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社会组织结构,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挖掘中国儒家思想的精华,试图通过乡村教育实现社会的改造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整理乡村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思想依据、主要内容和相关的构想等内容,分析梁漱溟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重新挖掘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以及由此延伸的社会教育的内在意义,发掘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对于引导今天的社会发展、社会教育发展及重新认识民族文化,具有积极意义。乡村建设思想,虽然在对社会本质矛盾认识和具体措施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上存在很大问题,但是梁漱溟认识到乡村发展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阐述了通过乡村教育,即通过社会组织的重建和现代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农业经济的振兴和农村全面发展,最终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促发农业以引发工业”。梁漱溟通过对中国社会传统文化进行分析,观察、分析中国社会结构及文化传统性质,揭示了中国乡村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并试图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及思想意识为切入点,引入西方先进科技及思想意识,进行社会改造,引导中国社会良性发展,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改造工作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夹在重点院校和高职院校之间的一般本科院校只有开展校本评估,主动建立长效持久的校本教学评估机制,才能促进内涵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评估理念、评估体系、评估标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为适应社会对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的医学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本文从外语教学的视角展开对医学院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浅析。首先结合当前国内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随着工厂建设数量的越来越多,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环境质量的下降,导致许多的病毒出现,所以当前医
本文主要对马克卢普在信息经济论方面的创新研究做了分析,尤其对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理论及其对国民信息经济的测度做了较为具体地分析;同时,对马克卢普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做了
我国农村自农地承包经营权二轮延包以来,农户家庭经营的外部制度环境以及农户所拥有的承包经营权都发生了许多的深刻的变化,本论文将结合这些变化,来讨论我国农村最基本的家
本文在中央农村工作最新精神的指导下,应用现代产权制度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探讨了农村人力资本产权制度。论文主体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意义。人力资本作
本文以校企合作为研究视角,高校酒店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实习生管理为研究内容。在梳理校企合作内涵的基础上,对高校酒店专业校企合作的实习生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优
战术通信环境是移动Ad Hoc网络的一种很重要的应用场景。未来战争的形式以网络化、信息化为主。网络化使通信系统的规模迅速扩大,节点之间传输的信息量也飞速增长,使其对带宽
为了解决民用微光产品(包括白光产品)均为传统目视观察方式,手动调焦机构,产品档次不高,价值无法提升的问题;同时为了满足市场上部分高端客户对该类产品的需求,积累微光及白
内蒙古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原生草本植物种质资源,如果运用到园林绿化中,不仅能够增加本地区园林植物的多样性,而且可以降低成本,节省人力、物力。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西部地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