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以来的大学发展史,堪称一部大学人文知识分子的苦难史。人们展开有关大学的想象,记录了这一苦难历程,是为大学叙事。流行历史叙事的疏漏或偏颇不能使我们满足,我们只能将目光投向文学叙事。这篇论文从大学人文视角出发,考察1917年到1949年近30年间中国现代文学如何表现虚构和想象大学,是从文学中“阅读”大学。这是一种双重的精神旅程,既是审视大学,又是审视文学自身。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主要交待选题缘起、选题意义、写作思路及课题的研究现状。正文分三章:第1章系统梳理“大学叙事”相关理论问题。包括:界定现代大学;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概念及起讫范围;交代作品的遴选尺度和范围;界定“大学叙事”的概念,分析“大学叙事”何以可能,归纳“大学叙事”的存在状态、叙事类型,并与教育叙事、成长叙事等进行适度对比;进行文学“大学形象”的理论概括;定位大学知识分子的核心特征。这一章在前人成果基础上归纳总结,有一定新见,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学科空白。在此基础上,第2章探讨现代文学表现怎样的大学生活。首先交代现代大学人的生存背景即他们面临着的生存危机,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学中各种形态的大学生活。进而引出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在叙述生活中的不同意义,在两相对比中,也即通过对比二者不同的叙事策略,我们能够更加明确文学中大学叙事的独特价值。明确了这点,我们着重梳理文学叙事中的大学生活,将大学生活大致分成四部分,包括学潮、留学生活、校园日常生活和大学的社会服务。大致勾勒出现代大学生活的多样面貌。第3章开创性地勾勒出在意义危机下、在多样的大学生活世界中成长着的大学形象。追溯他们成长的精神历程,反观自身,找寻大学与文学双双失落的轨迹。结语部分得出结论。大学和文学在中国双双失落,造成了长久以来中国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贫弱,于目前以乱象频出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回望文学百年中的“大学叙事”就很有必要,重塑大学精神就很有针对性。两种视野下,文学与大学的互相审视,我们得到很多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