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度劳动、健康生活是全球化时代各国劳动规制的共同目标。当前,我国劳动者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由此引发的过度劳动现象日趋普遍,乃至出现过劳死等极端事件,直接影响劳动力再生产和劳动者健康生活,成为突出的经济社会问题。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集中于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过度劳动问题相当普遍,他们不仅难以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并且休息休假权利不能保证,身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应对和解决。 本研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劳动者适度劳动之维,解释了农民工过度劳动产生的原因,既有农民工自身的内因,也有企业与政治的外因。分析了农民工过度劳动在侵害农民工基本权益、破坏企业民主制度和藐视劳动监察制度三个方面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消极影响。 本研究选取农民工群体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理论为基础,综合国外成熟的过度劳动相关量表,构建了农民工过度劳动测量指标体系。采取分段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湖北省某家具公司、湖北省某食品公司、湖北省某服装公司、湖北省某建筑公司建筑工地为样本,对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收集数据资料。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民工超时、超强度劳动现状和农民工疲劳积蓄程度现状;农民工疲劳积蓄程度与企业管理、个人态度、国家监管三个层面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农民工疲劳积蓄程度对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实证结论。 针对上述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农民工超强度劳动的情况较为明显,农民工超时劳动的情况非常严重,农民工疲劳积蓄程度也较严重;(2)农民工的疲劳积蓄度受到个人态度、企业管理、国家监管三个层面的因素影响。(3)农民工的疲劳积蓄度对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是非常不利的,农民工的疲劳积蓄度越高,劳动关系越不和谐。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对农民工过度劳动提出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1)国家应完善劳动法律制度;(2)企业应建立可持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3)农民工应加强健康维权意识与劳动技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