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燕麦为原料研究了燕麦淀粉的分离工艺,并进一步研究了燕麦淀粉的性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碱法和超声辅助酶法分离燕麦淀粉的工艺条件,确定了碱法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10、料液比1:6(m/V)、搅拌时间为90min,在此条件下燕麦淀粉的提取率为85.62%;超声辅助酶法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为1.0%、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1h,超声处理20min,酶解PH值为7.0,在此条件下燕麦淀粉的提取率为88.91%。试验结果显示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率高,反应时间短,节约能耗,环境污染少。(2)比较了碱法、酶法和超声辅助酶法制备的燕麦淀粉的性质。结果表明:碱法制备的燕麦淀粉粗淀粉、直链淀粉和损伤淀粉含量在三种分离方法制备的燕麦淀粉中是最高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酶法制备的燕麦淀粉颗粒形状较完整;碱法制备的燕麦淀粉透明度、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热糊稳定性最差,溶解度最高,膨润力最低,最容易老化;碱法制备的燕麦淀粉对α-耐高温淀粉酶最敏感,液化作用最大。(3)以小麦淀粉、玉米淀粉和土豆淀粉为参比,研究了燕麦淀粉的性质。结果表明:燕麦淀粉的粗脂肪、直链淀粉和损伤淀粉含量在四种淀粉中是最高的;燕麦淀粉的颗粒较小,主要有椭圆形和菱角形;燕麦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不是很明显;燕麦淀粉的D10、D50、D90、Dav在四种淀粉中都是最小的;燕麦淀粉的透明度、凝沉性、冻融稳定性比小麦淀粉、玉米淀粉和土豆淀粉都要差。燕麦淀粉的溶解度在四种淀粉中是最高的,而膨润力是最低的;燕麦淀粉的糊化特性与小麦淀粉较接近;燕麦淀粉的液化作用大于小麦淀粉、玉米淀粉和土豆淀粉。(4)研究了燕麦粉的脱脂工艺和脱脂对燕麦淀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粉脱脂条件为料液比(m/V)1:4,脱脂时间为4h;燕麦淀粉经脱脂粗淀粉、粗蛋白、灰分有所提高,粗脂肪、直链淀粉和破损淀粉含量降低。燕麦淀粉经脱脂后颗粒变得较为均匀,破损颗粒有所减少,偏光十字变得较为明显,粒度分布变化不大;燕麦淀粉经脱脂透明度、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变好;燕麦淀粉经脱脂溶解度变低,膨润力变高;脱脂后燕麦淀粉峰值粘度升高,衰减值、最终粘度、回生值、糊化温度均有所下降;未脱脂燕麦淀粉对α-耐高温淀粉酶比脱脂燕麦淀粉要敏感,液化作用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