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MSCT肝脏灌注成像研究早期肝硬化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早期肝硬化肝脏的各项灌注参数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对早期肝硬化肝脏左、右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研究。方法: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由中华医学会制定肝硬化诊断标准,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1.7-2012.2西宁地区肝硬化患者18例,其中早期肝硬化9例(男6名,女3名),平均年龄50.4岁,中晚期肝硬化9例(男5名,女4名),平均年龄55.2岁。正常对照组10例(男7名,女3名),平均年龄42.8岁,入选标准为既往无心、肝、脑、肾疾病,化验指标:肝、肾功能均正常,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采用Philips Brillance16排螺旋CT分别对其进行MSCT肝脏灌注扫描,扫描层面以肝门区为中心,门静脉、肝动脉,脾脏在同一层面上,绘制感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TDC),用去卷积法计算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血流量(BF)、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强化峰值(PEI)、达峰值时间(TTP)及肝血容量(BV)。数据分析:由统计软件包SPSS(17.0版本)完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肝脏左、右叶灌注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通过对正常对照组、早期肝硬化组、中晚期肝硬化组统计学比较:正常对照组与早期肝硬化组、中晚期肝硬化组PVP、BF、HPI、TTP、BV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早期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中晚期肝硬化组PVP、BF、HPI、TTP、BV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正常对照组与早期肝硬化组、中晚期肝硬化组及早期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中晚期肝硬化组PEI及HAP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早期肝硬化肝脏右叶组和左叶组,两两比较HAP和HP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右叶组和肝左叶组的灌注参数(PEI、TTP、BV、BF)都呈升高趋势。PVP的灌注参数呈下降趋势。肝右叶组和肝左叶组的灌注参数(PEI、TTP、BV、PVP、BF)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测定了肝硬化不同组别及正常对照组肝脏的各项灌注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现:早期肝硬化具有显著变化并且具有一定规律行的指标为TTP、BV、PVP、BF、HPI,这些指标对诊断早期肝硬化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由于本课题选择的病例数量不多,所获取的数据不具有绝对性,因而对早期肝硬化的明确诊断还有一定的难度,有待于大样本的临床检验及临床病理的证实;早期肝硬化肝脏左、右叶灌注参数不同,肝左叶HAP高于右叶,肝左叶与右叶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差异,提示肝左叶肝动脉血供大于右叶,而肝脏左、右叶的门静脉灌注量则无明显变化;通过肝硬化灌注成像,我们可以看到其灌注参数的改变与病变程度有关,提示可以通过MSCT灌注参数值对肝硬化患者进行随访复查,并及时发现肝脏的血流变化及肝功,对临床的治疗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