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城市化带来场地下垫面条件的改变,进而破坏了天然状态下的水文机制。传统的雨水快排模式已不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需求,水环境恶化、内涝风险加剧、径流污染严重、雨水资源流失等问题开始逐渐凸现。近年来,以“源头治理、分散开发”为核心理念的低影响开发模式(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在国内逐渐展开研究及实践。目前在海绵城市的提倡建设下,我国在LID理论推广上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果,但设施规划、方案评估、工程实践等方面尚欠缺深入研究。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及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情况,以新开发区特征为出发点,对LID设施的布置优化流程进行总结,详细分析布置优化过程中的常遇问题及解决方法。首先,针对生态草沟、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生态屋顶、砾石滞留系统、下洼式绿地、人工湿地等国内常用LID设施,利用典型构造图进行详细的技术要求说明。同时,从雨洪控制机理、适建条件、建设效果、成本投资四部分对各LID设施进行对比分析,为国内设施的设计和比选提供理论资料参考。然后,提出LID设施的布置优化流程。逐一对暴雨管理目标确定、基础资料分析、LID设施初步比选、SWMM模型建立、方案布局调整、方案对比选择等进行的介绍。并针对SWMM模型的参数选择、敏感性分析及布局调整原则等优化关键点进行重点剖析。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从国内目前LID开发环境出发,简明扼要提出比选方案的参考性核心指标。从国家减排政策要求、投资方经济利益、公众效益三方面构建方案比选模型,并编制自动计算程序,为量化比选LID方案打下基础。最后,应用上述归纳的优化流程进行实际案例分析。以北京中信城为对象,研究适合北京市的LID设施布置标准。再选取广州教育城的布置方案,进行比选模型的可行性验证。本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从研究区域(新开发区)具体特征出发,构建一定雏形的LID设施布置优化流程及方案比选模型。其结果对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雨水管理问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