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浪潮引起国际政治权力的转移,权力的性质及其来源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知识、信息和文化、价值观、声誉等无形资源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这不仅催生了软实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也推动了国家外交形式的演进并正改变着传统外交的内容,公共外交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发展一国的软实力,特别是提升国家形象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软实力为理解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变化和各国外交政策的转型的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公共外交的理论支撑,而公共外交本身也是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战略路径。本文第一章在承接导论部分公共外交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应用范畴、公共外交与软实力和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接着对中国公共外交的研究与实践开展过程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存在的乱象问题进行了审慎分析。第二章介绍了公共外交理论至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提出以来的发展流变,尤其是信息时代作为“巧实力武器库中重要战略工具”的西方“新公共外交”理念更加强调双向对话、强调非政府组织及其网络作用的新趋势,得出了对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几点启示和借鉴,即加强公共外交“顶层设计”和部门协调,推动政府主导到多轨外交、公民社会作为力量之源,强调公共外交与公共事务相一致,加强对公共外交的实施效果评估等。第三章在中国外交转型的大背景下试图超越公共外交,从苦练内功、外交转型、尊重传播规律和提升话语质量等若干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国软实力和国家形象的若干政策建议。希冀在对国内“公共外交热”进行冷思考的基础上,推动公共外交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为探索如何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不断增长的物质实力通过公共外交这一载体和桥梁转变为真正的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从而化解外部世界对中国快速崛起的疑虑和不安,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误读和猜疑,顺利实现在融入世界过程当中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阐述自己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