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开发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国内外已经出现了很多由于河流开发模式选取不当而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案例,因此对河流开发模式的研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以往河流开发模式的经验教训,借鉴在其他领域运用成熟的低影响开发概念,提出了一种适合山区河流开发的模式,以达到开发不利影响最小化目的。从崇阳溪开发和山区河流生态通航两个层次论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方面:(1)提出了一种符合山区河流的通用开发模式:山区河流生态低影响开发模式。基于定性分析以往开发模式经验教训基础上,借鉴了雨洪管理中运用较为成熟的低影响开发概念,提出了山区河流生态低影响开发模式的核心理念以及决策路线,建立了一套符合山区河流的开发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原则。(2)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决策的开发影响因素用定量观点来衡量其在开发中的重要性,用以指导山区河流的具体开发。应用该方法对崇阳溪生态低影响开发内容进行排序,为开发主体提供科学决策依据。(3)运用Navier—Stokes方程,建立漂木道三维水流RNG k-?紊流数学模型对漂木道的自然流态进行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出漂木道在自然流态条件下不适宜直接用于通航,利用GMO模型对船体在漂木道中的航行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在生态低影响开发的原则指引下提出了一种漂木道改通航措施,将改造措施的影响范围缩小至漂木道内部。研究结果表明,山区河流生态低影响开发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河流开发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在对河流最小影响的基础上对漂木道成功进行了改通航设施建设,产生了积极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