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流域水管理已经基本实现了对点源污染的控制,面源污染逐步代替点源污染,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和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具有发生时间随机性、发生方式间歇性、污染负荷时空变异性、机理过程间歇性、排放途径及排放量不确定性、监测模拟与控制困难等特点。作为控制面源污染技术之一的前置库技术因其在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方面效果显著正逐渐得到关注。茜坑水库是深圳市北线引水工程的重要调蓄水库,承担着宝安、龙岗和光明新区十一个街道的供水任务。近年来,随着大浪街道上岭排社区的开发建设,水库周边原有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致使一级保护区的集雨区分水岭和地表径流发生了变化,水库受到较严重的面源污染。本研究以茜坑水库水质保护为目标,以流域内面源污染控制为重点,研究治理水库污染的前置库成套技术,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前置库系统配置技术。通过对茜坑水库的面源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确立了截排初期雨水入污水管网、后期雨水引入前置库处理的治理方案。在前置库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条件,合理地布置建筑物以及构建以本土植物为主的近自然湿地,形成适宜于茜坑水库面源污染治理的前置库系统配置技术。(2)初期雨水量论证。在缺少径流-水质历时变化曲线资料的前提下,初期雨水量宜采用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及污染区面积、径流系数等计算确定,这是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通用做法。(3)半透水坝技术:拟建于前置库和主库之间的半透水坝,具有“短期阻挡”和“长期透水”的功能。本研究对半透水坝的结构设计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挡水坝,选用将堰体和坝体结合为一体的均质土石坝坝型。采用数值分析软件geo-studio对坝体的渗流和稳定进行了模拟;一是半透水槽,它是坝体实现其功能的关键设施,需要进行特别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槽型结构,平行于坝轴线布设。通过调整槽内所填砂料的渗透系数,来控制雨水在前置库中的停留时间。采用浊水入渗模型试验,研究砂料的淤堵机理与规律,对砂料选择提供参考。水库面源污染治理的前置库技术正处于发展之中,有一些关键技术需要结合工程实践开展研究。本研究结合茜坑水库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提出的前置库成套技术尤其是半透水坝技术,具有良好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