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报告,能够在投资者之间传递信息,影响着资金的流通和利益相关者对于市公司财务信息的获取。而在非标准审计意见中,无法表示意见的出现率由2013年的0.20%上升到了 2017年的0.50%。因此,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逐步成为人们越来越无法忽视的一种审计意见类型。注册会计师对于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这一意见类型,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好,但这种意见类型在主流发达国家受到一定程度的抨击和摒弃。西方学者甚至认为它在基本程度上是注册会计师承认其在完成工作后没有收获的无用意见。因此,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存在是否合理、它所代表的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是否正常、它所承载的审计质量的高低等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博弈理论、保险理论和现代风险导向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学术成果,以及我国学者就该问题的研究现状。以2008-201 7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为对对象,通过整理注册会计师为其出具的审计意见段,归集出六个上市公司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理由,分别是:存货账实不符、应收账款可回收性不确定、或有事项金额不确定、与关联方交易不明确、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失误、以及内部控制缺陷。在此基础上,结合学者的研究和理论,以及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假设,整理出七个相关性因素,分别是:总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会计师事务所是否为前十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变更,以及上市公司所属行业。本文以2008--2017年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共97家),以及十年间每年抽取100家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共1000家)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检验分析、相关性检验,以及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上市公司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出具呈现负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与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出具呈正相关:而其余因素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文章将处于灰色地带的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相关性因素作为研究目标,结合了案例分析与实与实证分析两种方法,将相关性因素进行整合。这一研究,首先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审计制度,帮助注册会计师更准确的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其次,加强了我国的监管部门对审计业务的监管力度,能在上市公司被出具否定意见之前起到预警作用。最后,研究结果有利于辅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而对于如何提升注册会计师的市审计质量,也有着现实意义,能够推动会计师事务所的整体协调发展和审计市场的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