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既为企业带来发展的契机,又使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创造价值的手段也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市场营销也从产品导向演变成顾客导向的产品与服务价值理念。即通过价值创新才能不断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在顾客对产品与服务价值高度要求下,企业必须适当整合其内部资源,同时与供应商及顾客密切合作,从而获得其在产品质量、交货期和成本等方面的竞争优势。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国内物流业务发展迅速,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市场竞争促使制造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的经营,加速了物流外包的步伐;另一方面,是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了外部经济环境,同时物流企业基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资源整合的要求积极实施战略联盟、虚拟联合体等运营模式的客观要求。网络组织、虚拟企业使现代物流向信息化、知识化方向大步迈进,完成了许多工业时代无法完成的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随着物流企业对信息交流和共享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先进的信息系统与传统的组织结构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方式,严重的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企业必须及时调整信息战略,重新审视内部流程结构,与供应链上下游伙伴进行信息流的整合,从而获得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信息资源整合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其内容包括对组织结构的整合、操作环境与应用系统的整合等几个方面,企业应针对特定情况进行分析和制定整合规划,利用统一的标准规范对企业进行“个性化”改造。信息系统整合最终要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与流程再造相结合。本文从回顾组织理论发展的历史出发,详细阐述了国内外资源整合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在对我国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现状研究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中小型货代企业基于信息化改造实施资源整合新模式的必要性。通过构建中小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模式,提高中小物流企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探讨了信息技术推动组织变革的原因、目的、原则、模式,介绍了信息与资源整合的几个环节以及常见的整合类型,其中面向外包的体系结构是现今比较流行的整合方法;并结合捷达的案例对常见的三大信息系统一—ERP、SCM、CRM系统的整合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