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资源流动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研究——基于空间节点的分析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q2006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流动过程的研究,越来越成为资源科学研究的热点,它有助于把握我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对石油资源流动的时空过程及其演化规律的研究,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石油资源流动的态势,为深入探讨石油资源流动的驱动机制打下基础,为实现对石油资源的合理管理、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起到指导作用。   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的产消不平衡,西部和北部产油量大,而石油消费却主要集中在东部与南部,导致石油产消的空间错位,使得“西油东运”、“北油南运”成为石油资源空间流动的基本特征。而从较长时间尺度来看,由于油田开发的新老更替、石油运输通道的改善以及石油流通体制等方面的影响,致使我国石油资源的空间流动格局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我国省级行政单元抽象为石油资源(特指原油)空间流动的节点,运用文献综述法、资料分析法以及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1985年以来我国省际间石油资源的流动特征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1章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等做了阐述,并从资源到能源再到石油横向流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并选取了研究的五个特征时点;第2章将我国石油流动节点划分为输流节点和汇流节点,然后运用位序—规模分布中的齐夫法则,通过对无标度区范围、无标度区分段和齐夫参数q的分析,对我国石油资源流动的空间分形特征、空间分布形态特征以及规模分布结构进行了探讨;第3章进一步将石油流动节点划分为源地、汇地和交流地三种流动职能类型,然后分别就这三种流动职能类型所组成的源地系统、汇地系统和交流地系统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了定性分析。第4章则采用空间统计分布中的重心模型和标准差椭圆模型,从定量角度对石油资源流动的空间位移格局进行了探究。其中,在石油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的集中趋势方面,主要是从重心的位置、重心的移动方向和速度、重心的移动距离和移动角度来进行分析;在石油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的离散趋势方面,主要是从标准差椭圆的转角θ、主轴和辅轴的变化角度来进行分析。第5章选取各省区的人均GDP作为影响因素,采用重心模型和交叉协方差云图,对石油资源流动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第6章对本文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文化创意产业凭借创新性、高融合、高增值等特性成为21世纪最富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之一。实践的发展证明文化创意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认为,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引导学生主动表达,不仅能激活他们的表达思维和感知,更能提高表达运用能力。传统“哑巴英语”主要弊端是学生缺少语言表达实践的过程,“量”少“质”低。新课程标准则认为,发挥好学生课程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就是要为学生提供轻松自由的宽松学习环境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参与表达交流。“Free talk”的运用则能在体现课程标准
城镇化是推进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但我国的城镇普遍存在规划不合理、规模过小、建设标准低等不足,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对产业和人口的聚集作用。近年来,全国范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日益凸显,发达的县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欠发达的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但是在发达的省份内部,由于受特定的地
随着GIS的发展,GIS逐渐被人们用于各个领域中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人们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并不是十分了解。为
城市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以市级行政单位为载体的城市旅游竞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并且竞争优势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城市之间旅游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保持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