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翻译理论领域中,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目的论是独树一帜的一派。作为对传统的“等值”观的重大突破,目的论为翻译实践和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然而,也不乏有怀疑之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这种理论是否适合文学翻译。本文试图将目的论与文学翻译相结合,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所译《儒林外史》为范例,对目的论在《儒林外史》英译本中的应用进行描述性的分析,以此证明目的论对文学翻译同样具有解释力,并可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全文由五部分构成。论文第一章介绍了翻译批评的意义和现状,同时对《儒林外史》原作及其英译本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第二章是对目的论的综述,作者详细阐明了目的论的理论背景及基本思想,并且着重强调了目的论的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作者同时阐述了目的论视角下的两种翻译策略:文献型翻译和工具性翻译。第三章首先就目的论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这一争议进行了正反两方面探讨。随后以钮马克和赖斯的文本分析模型为指导,分析了《儒林外史》英译本的文本功能,并确定了其所预期达到的功能。以此为基础,作者描述性地分析了目的论三原则是如何在《儒林外史》英译本中得以体现的。第四章是案例分析。作者指出目的论能够解释《儒林外史》英译本中的翻译策略。文中详细例举了《儒林外史》英译本中的典故和修辞翻译,其主要翻译策略为文献型翻译。同时,考虑到目标读者对译文的可接受性,杨氏夫妇还采用了工具型翻译作为补充。第五章以纽马克的翻译批评五步法对《儒林外史》英译本进行评价。纽马克提出应从两个方面评价译本。第一从译者角度进行评价;第二从评论家角度进行评价。作者认为前者是用目的论中的目的原则进行评价,后者作者提出以目的论中的充分性为其评价标准。根据评价,作者发现《儒林外史》英译本是一个成功的译本,因为该译本实现了它预期的传达中国文化的目的。同时该研究也反证了目的论能够描述和解释文学翻译,能够为评价文学翻译提供新思路。最后对全文做了总结。作者指出了论文的发现和局限性及今后研究中有望改进的方面。